凋零万木丛中,秋霜不陨苍筠节。
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
妻病儿殇,归来空在,蒯缑弹铗。
分躬耕垄□,□山鹊起,谁唤与,将军猎。
腰下铁丝有箭,柰荒寒、冷霾彪穴。
见哀漂母,犹胜低首,看人颜色。
百折弥坚,一穷终泰,不容终结。
望伯奇细写,履霜幽怨,洒西风血。
凋零万木丛中,秋霜不陨苍筠节。
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
妻病儿殇,归来空在,蒯缑弹铗。
分躬耕垄□,□山鹊起,谁唤与,将军猎。
腰下铁丝有箭,柰荒寒、冷霾彪穴。
见哀漂母,犹胜低首,看人颜色。
百折弥坚,一穷终泰,不容终结。
望伯奇细写,履霜幽怨,洒西风血。
这首元代王恽的《水龙吟》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以苍筠(青竹)的坚韧不屈象征主人公的高洁品格。诗人通过“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的描绘,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家乡的思念。家庭的不幸——妻子病重、儿子早逝,使得他不得不回归田园,过着躬耕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仍保持着豪情壮志,期待能像古代将领那样,起身狩猎,振奋精神。
“腰下铁丝有箭,奈荒寒、冷霾彪穴”一句,借喻主人公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依旧坚韧,不畏严寒与艰难。他对漂母的同情,反映出他的仁慈善良,即使处境不佳,也比那些卑躬屈膝的人要高尚。诗人强调了经历磨难后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百折弥坚,一穷终泰”,表明他坚信无论遭遇多少挫折,最终都会迎来转机。
结尾处,“望伯奇细写,履霜幽怨,洒西风血”引用典故,表达主人公对命运坎坷的感慨,希望能有人理解他的幽怨,如同伯奇(古代忠臣)一般,即使在霜雪中行走,也能保持忠诚与坚韧,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