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衢警跸仗逶迤,晴日东风度潞河。
已觉当春浑可望,大都隔岁一为过。
暖融茵草生阳岸,水先桃花下冻波。
追远省耕应春月,行时讵为玩芳和。
亨衢警跸仗逶迤,晴日东风度潞河。
已觉当春浑可望,大都隔岁一为过。
暖融茵草生阳岸,水先桃花下冻波。
追远省耕应春月,行时讵为玩芳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过潞河时的景象与感受。首联“亨衢警跸仗逶迤,晴日东风度潞河”以宏大之笔开篇,描绘了道路两旁仪仗队列的壮观景象,在晴朗的日光下,春风轻拂,吹过潞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已觉当春浑可望,大都隔岁一为过”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之情。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季之后,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欣喜,而这种美好往往稍纵即逝,因此更显珍贵。
颈联“暖融茵草生阳岸,水先桃花下冻波”细致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岸边的冰雪,茵茵绿草开始生长;河水中的冰面也逐渐消融,桃花在水中倒映,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生机。
尾联“追远省耕应春月,行时讵为玩芳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在春天的月色下,人们应省思耕作的重要性,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但不应仅仅是为了娱乐或欣赏,而是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一种深邃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过潞河时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代宫廷诗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
丹诏天飞,见皇家愿治,侧席英才,鸿儒抱负素蕴。
壮志兴怀。
文场战胜,便从此、脱迹蒿莱。
人共羡,麒鸣劝驾,还因计吏偕来。
先春占早争开。
是人间第一,唯有江梅。
莆中旧传盛事,六亚三魁。
桃花浪暖。
更平地、听一声雷。
蓝绶袅,芦鞭骏马,长安走遍天街。
溪山佳处是湘中。
今古言同。
平林远岫浑如画,更渔村、返照斜红。
两岸荻风策策,一江秋水溶溶。
苍涯石壁景尤雄。
人自西东。
利名汩没黄尘里,又那知、清胜无穷。
何日轻舠蓑笠,持竿独钓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