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来自尚书墓,燕子楼中。
红粉成空,树树衰杨夜起风。
非公人尽嫌余懒,絮酒难从。
疏散谁容,头白羊昙路已穷。
有人来自尚书墓,燕子楼中。
红粉成空,树树衰杨夜起风。
非公人尽嫌余懒,絮酒难从。
疏散谁容,头白羊昙路已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充满了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落寞的对比,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有人来自尚书墓”,开篇即以“尚书墓”这一地点,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燕子楼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燕子楼本是古代传说中与爱情或悲剧相关的地方,此处借以表达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红粉成空,树树衰杨夜起风”,红粉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然而在岁月的侵蚀下,这一切都化为乌有,只剩下“树树衰杨”,在夜晚的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了人生的易逝和世事的变迁。
“非公人尽嫌余懒,絮酒难从”,这里“公”可能指的是某位重要的人物,而“余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种行为或责任的逃避或不情愿。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也会对某些事情感到厌倦或难以接受。而“絮酒难从”可能是指无法轻易地满足或迎合他人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坚持自我、不愿妥协的态度。
“疏散谁容,头白羊昙路已穷”,“疏散”意味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谁容”则表达了这种追求的孤独与不易实现。而“头白羊昙路已穷”则可能是对年华老去、理想破灭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终点已经临近,一切努力与追求都可能归于虚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暮云送、人千里。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为语梦窗憔悴。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
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
梧韵露井,偏借秋早。晴暗多少。
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
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
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坠轻帽。
酒杯空、数星横晓。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细缕青丝裹银饼。
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
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
料别馆、西湖最情浓,烂画舫月明,醉宫袍锦。
赏月梧园,恨广寒宫树,晓风摇落。
莓砌扫珠尘,空肠断、熏炉烬销残萼。
殿秋尚有馀花,锁烟窗云幄。
新雁又、无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篱角。梦依约。
人一笑、惺忪翠袖薄。
悠然醉魂唤醒,幽丛畔、凄香雾雨漠漠。
晚吹乍颤秋声,早屏空金雀。
明朝想,犹有数点蜂黄,伴我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