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薛大入洛》
《送薛大入洛》全文
唐 / 房元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惊年嗟未极,别绪复相依。

雁随春北度,人共水东归。

夜月临轩尽,残灯入晓微。

哀怨一罢曲,幽桂徒芳菲。

(0)
翻译
感叹岁月匆匆,离别之情又难以割舍。
大雁随着春天向北迁移,人们则伴着流水向东归去。
夜晚的月光洒满窗前,破晓时分灯光微弱。
一曲哀怨终了,只有幽静的桂花独自芬芳。
注释
惊年:感叹岁月。
嗟:叹息。
未极:尚未结束。
别绪:离别的情绪。
相依:相互依靠。
雁:大雁。
春北度:春天向北飞。
人共水东归:人们沿着水流东归。
夜月:夜晚的月亮。
临轩:照在窗户上。
残灯:昏暗的灯火。
入晓微:在黎明时分变得微弱。
哀怨:悲伤凄凉。
一罢曲:一曲终了。
幽桂:幽静的桂花。
徒芳菲:独自盛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房元阳的作品,名为《送薛大入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惊年嗟未极,别绪复相依" 表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友情短暂的感慨,以及在分别之际依然想要紧紧相守的情感。

"雁随春北度,人共水东归" 则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雁过而去,人们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返回,这里暗示了朋友即将离别的场景。

"夜月临轩尽,残灯入晓微" 描述了深夜时分,明月当空,灯火即将熄灭之际的情境,透露出诗人在这寂静夜晚中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哀怨一罢曲,幽桂徒芳菲" 最后两句则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以及对于朋友即将远去后的淡淡愁绪。这里的“幽桂”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徒芳菲”则表现出即便是美好的友谊也终究会随时间而逝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永恒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房元阳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其先本出清河(今属河北),后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武后时曾任司礼寺博士,与修《三教珠英》。后官水部郎中。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唐会要》卷三六。《全唐诗外编》收诗2首。
猜你喜欢

新晴出郊之惠山

步出西郊见暮春,树头红尽绿初匀。

上方下界无游女,北坞南冈有逸人。

山色倍增今雨碧,泉声转入近池真。

竹根处处惊雷动,忠定祠前数箨鳞。

(0)

春思集古四首·其三

维昔逢休明,朝游登凤阁。

端饰相招携,未尝废丘壑。

且还读我书,极望无崖崿。

遥心逐奔龙,双阙百馀尺。

幽缄候君开,晦明如岁隔。

盈盈一水间,勤思终遥夕。

(0)

绣岭寿藏四景·其一左石

有石有石其形厖,厖且偃蹇名宜床。

篆题者冰刻自唐,介我双松左寿宫。

风来松间如鼓簧,客抚斯坐长苍苍。

(0)

十四夜小酌

将圆未圆天上月,似老非老人间人。

醉时歌调几年复,病起酒杯今夜新。

多情不啻共千里,何地更堪容一尘。

明日南楼独清咏,风吹星汉欲粼粼。

(0)

送谢景州

财赋南畿郡,文章太学官。

清为舆论重,老觉仕途难。

台斗天何近,沧瀛地本宽。

董祠千载后,再拜肃衣冠。

(0)

又叠前韵荅邃翁先生二首·其一

谁寄江南第一枝,岁寒如有物司之。

天于北道留馀地,人为东君惜后时。

太素风流难入画,半酣颜色最禁诗。

平生鼎鼐心知在,且共西堂雪夜卮。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