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晴出郊之惠山》
《新晴出郊之惠山》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步出西郊见暮春,树头红尽绿初匀。

上方下界无游女,北坞南冈有逸人。

山色倍增今雨碧,泉声转入近池真。

竹根处处惊雷动,忠定祠前数箨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晴之日漫步西郊所见到的暮春景色。首句“步出西郊见暮春”简洁地勾勒出诗人踏青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自然世界。接着,“树头红尽绿初匀”一句,以“红尽”与“绿初匀”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树木由花红转为叶绿的变化过程,细腻地捕捉了季节更替的微妙之处。

“上方下界无游女,北坞南冈有逸人”两句,通过对比上下两界的人群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上界可能指繁华喧嚣之地,而下界则是指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所,北坞南冈则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幽静与丰富。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空间的差异,也暗含了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山色倍增今雨碧,泉声转入近池真”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魅力。雨水过后,山色更加碧绿,泉水流入池塘的声音更加清脆悦耳,这些细节描绘了雨后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清新与湿润。

最后,“竹根处处惊雷动,忠定祠前数箨鳞”以竹林中的雷鸣和祠前的竹笋作为收尾,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蕴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雷声与竹笋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新生,同时也可能寄托了对先贤的缅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六

丛鬓轻笼象格纱。曲尘巾皱翳朝霞。

愁听江阁按红牙。

簪管枉铰银盖叶,绣床空钉白团花。

游丝飞絮近天涯。

(0)

南乡子

晴虺索春饶。垂柳长亭学舞腰。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已隔扬州念四桥。

濯锦露花朝。曾泛兰舟拾翠翘。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浅黛遥山雪半消。

(0)

太平时.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

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故人相送蜀江边。

共留连。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

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0)

齐天乐·其九寄张翔南

六朝千古台城路,伤心几番兴废。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风尘万里。

奈迁客驱驰,去程迢递。

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

春风凤皇台上,转蓬回首处,应叹身世。

江总情深,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斜阳某水。

且净洗缁衣,任休行李。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

(0)

兰陵王·其三岁晚忆王彦强而作

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

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阑起叹息。

人隔吴王故国。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东风旧游历。

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无情征旆催离席。

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

恍疑见颜色。空惜。鬓毛白。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

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0)

满江红·其二拾瑶亭中秋宴集,再次顾庵学士韵

澹荡西风,尽吹却、鳞鳞鱼涨。

高会处、银蟾乍涌,清光无恙。

桂影婆娑河汉外,露华沾洒梧桐上。

正遥天、一片好秋容,来相饷。擎玉斗,香醪漾。

按象板,吴儿唱。渐更深漏转,薄寒初酿。

谁继谢庄今夜赋,空传公远当年杖。

羡素娥、相对舞霓裳,纷千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