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化任推迁,消息盈虚总自然。
若欲个中生去取,请观四十六年前。
茫茫大化任推迁,消息盈虚总自然。
若欲个中生去取,请观四十六年前。
此诗《延福庵题壁三首(其一)》由明代诗人顾宪成所作,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与自然观。
“茫茫大化任推迁,消息盈虚总自然。” 开篇以“茫茫大化”描绘宇宙万物的广阔与变化,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流转。接着,“任推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消息盈虚”则指出了事物发展中的盛衰更替,强调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循环往复,一切皆遵循自然的规律运行。
“若欲个中生去取,请观四十六年前。” 这句诗引人深思,提出如果想要在这些变化中做出选择或判断,就需要回顾历史,借鉴过去的经验。这里的“四十六年前”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强调通过历史的视角来理解当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或判断。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也暗含了对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做出正确的决策。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深刻的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秋风吹客衣,归思入梦寐。
相逢在千里,一饮胜百醉。
果脯随分列,不减到家味。
平生金石心,颠倒独莫弃。
何时不搔首,共话医国计。
恨未得杞梓,欲把斤斧试。
尘埃鞋履穿,各走车马地。
唯兹栖栖怀,酒碗可以慰。
吴宫故墅,是天开图画。缥缈层云出飞榭。
隐隐楼空翠巘,水绕芜城,平畴迥,点染霜林凋谢。
越来溪上雁,声切阑干,似觅胥门怨吴霸。
属镂沈,香溪断,梦散云空,千年外、等是渔樵闲话。
但极目荒台郁苍烟,衰草里、又还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