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疑挨毕昴回,欲观形胜上云台。
雪中地把银屏立,雨后天将画轴开。
景好更宜和月看,客忙常是爱山来。
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
太华疑挨毕昴回,欲观形胜上云台。
雪中地把银屏立,雨后天将画轴开。
景好更宜和月看,客忙常是爱山来。
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赏云台观壮丽景色的体验。首句“太华疑挨毕昴回”,以华山与毕宿星相接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山势的高峻和壮美。接着,“欲观形胜上云台”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探寻自然胜境的愿望。
“雪中地把银屏立”运用比喻,将积雪覆盖的山峦比作银色的屏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季云台观的洁白与静谧。而“雨后天将画轴开”则描绘了雨后云雾散去,如画卷般展开的美景,令人遐想。
“景好更宜和月看”强调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色更为迷人,诗人建议在明亮的月光下欣赏这幅山水画卷。然而,“客忙常是爱山来”又透露出诗人对忙碌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暇欣赏美景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收尾,表达了自己理解游客登高望远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夕阳迅速西沉,美景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黄庶的这首《和题云台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云台观的四季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悟。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