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题云台观》
《和题云台观》全文
宋 / 黄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太华疑挨毕昴回,欲观形胜上云台。

雪中地把银屏立,雨后天将画轴开。

景好更宜和月看,客忙常是爱山来。

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úntáiguān
sòng / huángshù

tàihuáāimǎohuíguānxíngshèngshàngyúntái

xuězhōngyínpínghòutiānjiānghuàzhóukāi

jǐnghǎogèngyuèkànmángchángshìàishānlái

zhīyóuzhědēnglínchánghèn西xuānluòcuī

翻译
太华山仿佛追赶着毕宿星回转,想要观赏壮丽的景色就登上云台。
雪后的大地如同竖起了一面银色的屏风,雨后的天空像展开了一幅画卷。
美景更适宜在月下欣赏,忙碌的游客常常因为热爱山水而来。
我知道游人们登高望远的心情,常常遗憾夕阳催促着西窗的日落。
注释
太华:指西岳华山。
毕昴:古代星宿名,这里代指星辰。
云台:古代的高台,此处指观赏风景的地方。
银屏:比喻雪后的景象。
画轴:比喻雨后的天空。
和月:与月亮一起。
爱山来:喜欢登山游览。
游者:游览的人。
西轩:西方的窗户,这里借指夕阳。
催:催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赏云台观壮丽景色的体验。首句“太华疑挨毕昴回”,以华山与毕宿星相接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山势的高峻和壮美。接着,“欲观形胜上云台”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探寻自然胜境的愿望。

“雪中地把银屏立”运用比喻,将积雪覆盖的山峦比作银色的屏风,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季云台观的洁白与静谧。而“雨后天将画轴开”则描绘了雨后云雾散去,如画卷般展开的美景,令人遐想。

“景好更宜和月看”强调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色更为迷人,诗人建议在明亮的月光下欣赏这幅山水画卷。然而,“客忙常是爱山来”又透露出诗人对忙碌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暇欣赏美景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我知游者登临意,常恨西轩落日催”收尾,表达了自己理解游客登高望远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夕阳迅速西沉,美景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黄庶的这首《和题云台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云台观的四季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感悟。

作者介绍

黄庶
朝代:宋   字:亚父   籍贯:宋洪州分宁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猜你喜欢

忆清溪县

昔爱清溪景,人烟百里闲。

湖居皆钓客,郭外尽禅关。

酒市遥青旆,公街枕碧山。

枉教成久别,无计约追还。

(0)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

(0)

和苏唐卿

滁守南迁记醉狂,篆刊移近舞雩乡。

当年寓兴临山水,今日希风构栋梁。

吏部丧文辞避席,阳冰阁笔让循墙。

东沂从此遗声迹,迥掩桐庐翰墨光。

(0)

乐神

夷人事神正自醵,山头水边与神乐。

大巫庞衣手摇铎,群儿伐鼓更鸣角。

青山历历神欲归,湘水漓漓日脚西。

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

(0)

次韵直夫喜与炳之会

莫悲人事转秋蓬,但使樽中酒不空。

尺蠖屈身今我倦,南鹏飞化昔君同。

天晞残雨偏宜晚,堂压寒溪剩占风。

合继回源书宴籍,楚山坚石尽堪砻。

(0)

秋泊

寂寞将军港,船头撞岸芦。

寒涛能灌口,幽鸟劝提壶。

水涨江鱼绝,秋深野菜无。

如何晋张翰,归思为莼鲈。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