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全文
宋 / 刘季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中和堂赏月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将月光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以对比手法,将炎炎夏日与高远秋色相连,暗示月光的清凉与宁静。接着,“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运用夸张与比喻,描绘月光如银河倾泻,人们仿佛披上了紫色的华美裘衣,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赏月时的氛围,通过联想赤壁之战与黄州黄楼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情与文人雅趣的向往。最后,“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则以问句收尾,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参与这场超越时空的游历,感受诗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人文的深厚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季孙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1033~1092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猜你喜欢

江上泛舟有赠

江上微风渐似秋,荷衣初曳木兰舟。

云光乍送千家雨,海气时披五月裘。

两岸山青芸阁远,一声猿啸竹林幽。

谁人酒罢还登眺,檀板秦筝到上头。

(0)

游云岩洞

花间闻犬吠,仿佛入桃源。

近水千竿竹,生云一带村。

养鸡巢树杪,种秫酿花垣。

暂托平生契,何缘谢世喧。

(0)

送傅元子还蒲涧

上山唯面壁,下山多采薇。

夙昔诗与酒,领会皆禅机。

君乘白云去,思君如调饥。

因风欲随君,道远莫致之。

寄言诸净侣,补衲予来衣。

非云暂相访,百年将西归。

(0)

王遂东国子招同李姜二宗伯席中听歌分得梁字二首·其二

客子满堂笑,主人情未央。

虽则情未央,隐隐摧心肠。

但怜歌者苦,未知听者伤。

握手行当别,牵襟睇河梁。

(0)

圆通寺

一叠新泉有妙音,残僧疏磬越萧森。

到来欹枕松窗里,知入庐山更几深。

(0)

徐冯诸君家弟送别三江舟中

徵书未许遂微情,尊酒还劳劝远行。

梦寐五更呼手板,江湖何日不心旌。

梅花短笛风物折,莲叶扁舟水自盈。

莺谷鸰原多羽翮,薄言天际有离声。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