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无成多愿违,行藏深愧故人知。
空教杜老愁如织,堪笑刘郎鬓欲丝。
问字有谁能载酒,看花到处谩题诗。
分台御史如相见,为说青衫似旧时。
百事无成多愿违,行藏深愧故人知。
空教杜老愁如织,堪笑刘郎鬓欲丝。
问字有谁能载酒,看花到处谩题诗。
分台御史如相见,为说青衫似旧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震所作的《寄桂林司训王德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百事无成、多愿违的自责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老友王德安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首联“百事无成多愿违,行藏深愧故人知”,诗人直抒胸臆,感叹自己在众多事务上未能取得成就,诸多愿望未能实现,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尤其是面对老朋友时,这份愧疚更加深刻。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失败与对老友的坦诚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诗人真诚而谦逊的性格。
颔联“空教杜老愁如织,堪笑刘郎鬓欲丝”,诗人以杜甫和刘禹锡自比,杜甫的愁绪如同乱麻,难以理清;刘禹锡的鬓发即将如丝般稀疏,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年华逝去、事业无成的无奈与悲哀。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蕴含着对古代文人的共鸣与致敬。
颈联“问字有谁能载酒,看花到处谩题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享美酒佳肴,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留下诗意的痕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却寥寥无几,只能在心中默默期待。这一联既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尾联“分台御史如相见,为说青衫似旧时”,诗人想象与王德安重逢的情景,希望能够像过去一样,作为分台御史的身份相会,讲述彼此过去的日子,仿佛时光并未改变。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自我反思与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
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谁语恓惶客,偏承顾盼私。
应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
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
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
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
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
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石臼湖中春水平,石臼湖边春草生。
团蒲为屋交枝格,棘庭蓬霤幽人宅。
幽人半世狎樵渔,身没名湮强著书。
海内宗工王司寇,丁宁贤令式其庐。
式庐姝子何以告,惆怅姓名为鬼录。
捡点遗书付梨枣,顿使斯文重金玉。
前辈风流难再闻,祇今湖水年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