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神》
《乐神》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夷人事神正自醵,山头水边与神乐。

大巫庞衣手摇铎,群儿伐鼓更鸣角。

青山历历神欲归,湘水漓漓日脚西。

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民间祭祀神灵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生动的现场感。

首句“夷人事神正自醵”,开篇点明了祭祀活动的主体——夷人,他们以聚餐的形式来祭祀神灵,体现了民间宗教活动的朴素与热烈。接着,“山头水边与神乐”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地点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与神灵共舞,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大巫庞衣手摇铎,群儿伐鼓更鸣角”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主要参与者——大巫与群儿。大巫身着宽大的服饰,手持铎器,引领着仪式的进行;群儿则敲击鼓角,为仪式增添节奏与活力。这一画面生动展现了祭祀活动中不同角色的分工与协作。

“青山历历神欲归,湘水漓漓日脚西”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祭祀活动即将结束。青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神灵即将离开;湘水在落日余晖中泛起涟漪,日影逐渐西移,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神灵与人间的暂时别离。

最后,“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描述了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情景。参与祭祀的人们在山间尽情歌唱,享受着欢乐的时光;而祭品中的神羹被分发给众人,象征着神灵的恩赐与分享。这一幕温馨而和谐,体现了祭祀活动对社区团结与共享精神的促进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民间宗教活动的特色与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九月九日有怀平原郡公赵五山

经年留朔漠,此日又重阳。

游子泪沾雨,行军气挟霜。

沙场愁草白,篱落忆花黄。

忽念登高处,凄凉更一觞。

(0)

子规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0)

沁园春·其一蚕

箫鼓祈神,姑妇争迎,马头令娘。

看南房夜火,黄芦纤箔,东墙晓露,素手提筐。

任是苏杭,三眠八绩,未抵湖州绿叶香。

西陵后,痛桥陵已矣,何处亲桑。人间不废玄黄。

料难掩朱丝白䌰光。

把万端经纬,向人倾吐,双生羽翼,任尔飞扬。

诸葛忠清,有桑八百,功在成都濯锦江。

将余绪,为岩廊补就,衮绣衣裳。

(0)

卜算子

幽花带露红,湿柳拖烟翠。

花柳分春各自芳,惟有人憔悴。

寄与手中书,问肯归来未。

正是东风料峭寒,如何独自教人睡。

(0)

竹枝词

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鲊瓮头船。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

(0)

登永济寺阁寺是中山王旧园

中山王亦起临濠,万马中原返节旄。

坊第大功酬上将,江天小阁坐人豪。

绮罗昔有岩花见,钟磬今流石殿高。

凭槛碧云飞鸟外,夕阳天压广陵涛。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