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润红浇景倍新,寻常行处草铺茵。
鸟?花片惊眠蝶,鱼傍蒲根避钓人。
漫拟閒情吟九夏,那堪忧思度三春。
公田雨足心差慰,生物从知天地仁。
绿润红浇景倍新,寻常行处草铺茵。
鸟?花片惊眠蝶,鱼傍蒲根避钓人。
漫拟閒情吟九夏,那堪忧思度三春。
公田雨足心差慰,生物从知天地仁。
此诗描绘了夏日御园之景,以细腻笔触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画面。首句“绿润红浇景倍新”,以“绿”与“红”两种鲜明色彩对比,突出夏日园中植物的生机与活力,使得景色显得格外清新。接着,“寻常行处草铺茵”一句,通过“茵”字形象地描绘出草地的柔软与舒适,仿佛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自然的路径。
“鸟?花片惊眠蝶,鱼傍蒲根避钓人。”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园中动物与人的和谐共处场景。鸟儿在花间穿梭,偶尔惊扰了正在休憩的蝴蝶;鱼儿则在蒲草旁悠然游弋,避开垂钓者的打扰。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漫拟閒情吟九夏,那堪忧思度三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夏日悠闲自得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担心在漫长的春天里忧虑不断。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公田雨足心差慰,生物从知天地仁。”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关怀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雨水充足、土地丰饶的欣慰,以及对天地间万物生长的仁慈之心的赞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御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白沙翠柏山四围,国语永安名久垂。
林天石海滂湃披,北人使马如舟师。
陆离淫裔张鱼丽,藏幽伏莽毋或遗,猎虞报有虎负嵎。
遂往殪之率佽飞,要遮前后缘坂巇。
威不可当曳尾驰,失险遽卧浅草陂。
隔谷下马相高卑,虎神鎗一发毙之。
厄鲁回部胥扈随,咋舌脱帽钦服其。
此亦偶然何足奇,先是射鹿命炙炊。
藉草为席树为帷,割尝遍赐染指谁。
君臣和乐逮海涯,灵器世守皇祖贻。
兑戈和弓竹矢倕,同珍其谁曰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