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碧海常输筏,东岱南衡不吝材。
谁把张华图献取,千门万户一时开。
沧江碧海常输筏,东岱南衡不吝材。
谁把张华图献取,千门万户一时开。
这首诗描绘了对木材资源的丰富与慷慨利用的感慨。"沧江碧海常输筏,东岱南衡不吝材",诗人以江海之水源源不断地输送竹筏,以及东岱(泰山)和南衡(衡山)两座大山不吝惜提供木材,象征着自然界的慷慨与丰富。"谁把张华图献取,千门万户一时开",则表达了对某人或某种力量能够将这些丰富的资源汇集并加以利用,使得千家万户得以共享的赞叹。整体而言,这首诗既赞美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表达了对人类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美好愿景。
春山绣芙蓉,闪烁入青空。
我来乘云车,缥缈行空中。
芙蓉临对镜,镜光花愈胜。
未见本来面,更须学山静。
静坐看羊队,羊化石空在。
石吾甚爱之,勿使羊践坏。
德胜非人力,而乃见天则。
是德何必胜,日用常饮食。
新岭德胜前,问新何以然。
盛德乃日新,春花自年年。
逍遥上九华,洒落山中央。
中央在何处,山水围书堂。
中坐得中心,中道靡狷狂。
有如诣道者,广大极高明。
幸逢贤郡主,导我从施汪。
施子撰杖履,凌空步中冈。
道夫起中亭,倒影临天光。
昊天及明旦,游衍共出王。
人人有泰山,毋曰让未遑。我诗●崖石,千秋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