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起舂天,天地谁撑拄。
若非画品工,不信中流柱。
洪涛起舂天,天地谁撑拄。
若非画品工,不信中流柱。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题画七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洪涛汹涌的自然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天地间巨大的力量冲突。"洪涛起舂天",生动刻画出波涛翻滚如同春天的雷声滚滚,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威猛。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哲学性的疑问:"天地谁撑拄?"这是对世间万物存在秩序的探索,暗示着在如此强大的自然之力面前,究竟何者能作为支撑和平衡的力量。诗人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思考宇宙间的道理。
"若非画品工,不信中流柱",诗人将画面中的景象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比喻画家的技艺精湛如同中流砥柱,能够在艺术创作中稳住汹涌的思绪,支撑起画面的构图和意境。这不仅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也寓含了对稳定与平衡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探讨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宇宙洪荒时的思考,展现出湛若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思。
东南多胜友,如斯复几人。
岂惟才力壮,能令气声亲。
披襟明宿昔,怀抱各清新。
我观时世客,惟思要路津。
世道多荆棘,时心满甲鳞。
何如一樽酒,淘洗令其醇。
以兹咸叹息,当杯莫逡巡。
且勿谦新贵,亦无骄贱贫。
但作平等意,醒醉总相匀。
糟酾共餔歠,此情亦未真。
情钟在我辈,心同是一身。
与尔成三益,何妨有四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