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鼓吹曲十二首·其五忱威》
《梁鼓吹曲十二首·其五忱威》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忱威授律命苍兕。言薄加湖灌秋水。

回澜瀄汩泛增雉。争河投岸掬盈指。

犯刃婴戈洞流矢。资此威烈齐文轨。

(0)
鉴赏

这段诗歌选自沈约的《梁鼓吹曲十二首》中的第五首,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战争场面的描绘。诗中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武器、战事的细致刻画,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战争氛围。

"忱威授律命苍兕"一句,以"忱威"形容军队的严肃与威武,"苍兕"则是古代兵器之一,这里通过将法令赐予这种武器,强调了军纪的严明和战争的紧迫感。

"言薄加湖灌秋水"此句中,"言薄"可能指的是命令或号令之轻盈,而"加湖灌秋水"则形象地描绘出战事的急遽与汹涌之势,如同秋水一般奔腾不息。

"回澜瀄汩泛增雉"一句,以"回澜"描述水流的回旋,"瀄汩"则形容波浪的湍急,而"泛增雉"则通过水面上的波涛增加,增添了一种战事中兵力壮大之感。

"争河投岸掬盈指"此句,以"争河"表达战争双方在河流上的激烈较量,"投岸"描绘出士兵们奋不顾身的冲锋场面,而"掬盈指"则可能暗示战事的紧张与血腥。

"犯刃婴戈洞流矢"一句,以"犯刃"形容刀剑相交之激烈,"婴戈"则是古代兵器之一,这里通过其"洞流矢",表现出战场上的箭矢穿梭,生死搏斗。

最后一句"资此威烈齐文轨"中,以"资此"指代前述战争场面,而"威烈"形容战争的壮观与残酷,"齐文轨"则可能暗示战争给后世留下的历史痕迹或是文学的创作。

总体而言,这段诗歌通过对战争细节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战事紧迫与血腥的刻画,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观与悲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沈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宝岩僧舍

寂寂钟鱼柏满轩,午风轻飏煮茶烟。

西堂竟日无人到,只许山人借榻眠。

(0)

纸鸢

鸱鸢雕鹗谁雌雄,假手成形本自同。

果物戏人人戏物,为风乘我我乘风。

扶摇漫拟层霄上,高下都归半纸中。

儿辈呶呶方伫目,岂知天外有冥鸿。

(0)

东楼雨中七诗·其五

庭中野蔓走青蛇,窗外萱葵乱彩霞。

云漏斜阳雷渐远,东边飞雨到琼华。

(0)

除夕用少陵韵

窗送迢迢漏,灯开艳艳花。

正愁闻过雁,久客羡栖鸦。

放眼春犹好,惊心日又斜。

一蓑江上雨,归思浩无涯。

(0)

李道人嵩阳归隐图

城郭维崇,井里维通。冠盖维错,纨绮维丛。

云谁之子,招子归嵩。舍我筝筑,乐彼潺淙。

食彼瓦缶,遗我鼎钟。云谁之子,绘子归嵩。

离人友鹿,避俗朋松。石啮我足,泉瘿我咙。

吾恐时人,笑子归嵩。有山有怪,有水有龙。

盗出寇没,啸兕咻熊。吾恐狂人,诳子归嵩。

子谓我言,决意归嵩。

归嵩何如,如鸿避弋,如鹤脱笼。

与幻俱化,与化俱融,是以归嵩。

南山重重,翠如植葱。北山隆隆,绀如堆铜。

仰嵩俛嵩,雨濯云烘。嵩之为我,我之为嵩。

我闻子言,衣如张风。心先去鸟,层云荡胸。

静言思之,富为目蒿,贵为心蓬。

饰说于令,讵知任公。归嵩良是,生龟脱筒。

子不归嵩,送子归嵩。

(0)

堂溪城南感寓

断岸崩崖带草长,茂林高垲晚生凉。

田头经水成驹卧,云色因风变狗苍。

战地尚馀唐垒栅,故城曾入楚封疆。

牛童趁日贪扪虱,那解兴亡事可伤。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