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买骏马,扬鞭超紫尘。
远游遍天下,吐气白虹新。
腰横三尺泉,所杀数千人。
道逢王孙辈,不言赠万缗。
侧身揖孟尝,瞋目视春申。
左手折虎尾,右手拔龙鳞。
荆卿徒偾事,聂政亦杀身。
剧孟得虚名,郭解非绝伦。
独爱辟谷儿,椎车惊帝魂。
运筹造炎汉,得报相韩恩。
亦有淮阴侯,滕公尝见珍。
陟坛拜大将,一语定三秦。
少年裤下辱,老父圯上嗔。
豪杰有深旨,区区宁足论。
白首未为老,无家不是贫。
相如何落莫,消渴为文君。
破产买骏马,扬鞭超紫尘。
远游遍天下,吐气白虹新。
腰横三尺泉,所杀数千人。
道逢王孙辈,不言赠万缗。
侧身揖孟尝,瞋目视春申。
左手折虎尾,右手拔龙鳞。
荆卿徒偾事,聂政亦杀身。
剧孟得虚名,郭解非绝伦。
独爱辟谷儿,椎车惊帝魂。
运筹造炎汉,得报相韩恩。
亦有淮阴侯,滕公尝见珍。
陟坛拜大将,一语定三秦。
少年裤下辱,老父圯上嗔。
豪杰有深旨,区区宁足论。
白首未为老,无家不是贫。
相如何落莫,消渴为文君。
这首诗《侠客行》由明代诗人黎景义创作,描绘了一位侠客的传奇人生与高尚情操。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侠客的勇猛、智慧、仁义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首句“破产买骏马,扬鞭超紫尘”描绘了侠客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骏马,策马疾驰,超越尘世的景象,体现了侠客的豪迈与速度。接着,“远游遍天下,吐气白虹新”进一步展示了侠客行走四方,足迹遍及天下的壮志豪情,其气魄如同新吐的白虹,充满力量与希望。
“腰横三尺泉,所杀数千人”则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侠客腰间悬挂的宝剑,不仅锋利无比,更象征着侠客的英勇与杀敌无数的战绩。然而,即使如此,侠客在面对权贵时,却能保持高洁的品质,不求回报,甚至对王孙贵族不言赠礼,表现出侠客的高尚情操。
“侧身揖孟尝,瞋目视春申”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刻画侠客的智谋与勇气,他能够洞察人心,面对权势人物时既恭敬又不失威严,同时也能直面挑战,展现出不畏强权的气魄。
“左手折虎尾,右手拔龙鳞”则以动物的象征,形象地描绘了侠客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勇猛与机智,无论是虎尾还是龙鳞,都难以阻挡侠客前进的脚步。
“荆卿徒偾事,聂政亦杀身”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侠士荆轲与聂政,强调了侠客虽然行事有时会遭遇失败或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与行为依然值得尊敬与传颂。
“独爱辟谷儿,椎车惊帝魂”则以“辟谷儿”这一形象,象征侠客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而“椎车惊帝魂”则表达了侠客的行动或思想,足以震撼当权者,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反响。
最后,“运筹造炎汉,得报相韩恩”、“亦有淮阴侯,滕公尝见珍”、“陟坛拜大将,一语定三秦”、“少年裤下辱,老父圯上嗔”等句子,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侠客的形象,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侠客形象的塑造,不仅赞扬了侠客的英勇、智慧与仁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既有对侠客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致敬,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思想意蕴。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
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
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
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