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何议曹郊游诗二首·其一》
《和何议曹郊游诗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谢朓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心澹容与,挟弋步中林。

朝光映红萼,微风吹好音。

江垂得清赏,山际果幽寻。

未尝远离别,知此惬归心。

流溯终靡已,嗟行方至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踏青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春心澹容与,挟弋步中林。”开篇即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以轻松的心态,手持捕鸟工具,漫步于林间,这种情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朝光映红萼,微风吹好音。”接着,诗人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朝阳透过树梢,将温暖的光芒洒在花瓣上,微风轻拂,更添了一丝生动之感。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而且也通过对视觉与听觉的细腻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江垂得清赏,山际果幽寻。”诗人在欣赏了自然之美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江边和山间。这里的“清赏”和“幽寻”,既是对景色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未尝远离别,知此惬归心。”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诗人心中涌现出的却是一份对家乡的思念。未曾经历过长时间的离别,但此刻的心境已经让他感到了一丝归心的不安。

“流溯终靡已,嗟行方至今。”最后两句,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疲惫。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是对当前状态的一种无奈表达。这里的“靡”字用得恰到好处,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易逝、难以捕捉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诗人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之愁和时光易逝的情绪,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有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朝代:南北朝   字:玄晖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生辰:464~499年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
猜你喜欢

即事 其二

白草黄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满乾坤。
飞鸿点点来边塞,寒雪纷纷落蓟门。
风景凄凉只如此,人情浇薄复何论。
知机可有桑乾水,未入沧溟早自浑。

(0)

漫兴 其九

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
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
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
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

(0)

梅花 其九

冷艳凝轻露,清香度晚风。
如何冰玉质,却学小桃红?

(0)

梅花 其三

不同杨柳争妍,冷笑托根泉石。
岁寒寄语高人,可问调羹消息?

(0)

有感 其三

慷慨看双剑,凄凉独老翁。
不嫌天地窄,殊觉路途穷。
茅屋荒山雨,麻衣旷野风。
人情只如此,何必问英雄?

(0)

即事 其一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
旌旗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沈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