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亭诗》
《中亭诗》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古风

逍遥上九华,洒落山中央。

中央在何处,山水围书堂。

中坐得中心,中道靡狷狂。

有如诣道者,广大极高明。

幸逢贤郡主,导我从施汪。

施子撰杖履,凌空步中冈。

道夫起中亭,倒影临天光。

昊天及明旦,游衍共出王。

人人有泰山,毋曰让未遑。我诗●崖石,千秋永不忘。

(0)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中亭诗》描绘了诗人逍遥游历九华山的场景。首句“逍遥上九华,洒落山中央”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攀登高山,身处山中的洒脱心境。接下来,“中央在何处,山水围书堂”暗示了书堂位于山水之间,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坐得中心,中道靡狷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中庸之道,不偏激也不狂妄。他以“有如诣道者,广大极高明”比喻自己追求的是深远高妙的道义境界。湛若水有幸遇到贤郡主的引导,一同游历,施汪则制作杖履助行,他们一起在“凌空步中冈”的过程中,展现出对道的追求和精神上的超越。

“道夫起中亭,倒影临天光”描绘了中亭的景象,亭子矗立,倒映着天空的光芒,富有诗意。最后两句“昊天及明旦,游衍共出王”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诗人与同伴将一同出游,享受人生的乐趣。结尾处,“人人有泰山,毋曰让未遑”,诗人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轻易放弃追求,他的诗篇将如“崖石”般流传千秋,让人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历过程和内心感悟,体现了诗人对道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寄申伯胜三首·其三

连昌能隔几牛鸣,不见令人鄙吝生。

乘兴时思一相访,剧谈豪饮见真情。

(0)

风外丝丝袅绿烟,轻花初破不成绵。

却嫌官路逢寒食,恼乱离愁似去年。

(0)

次韵馈岁

亲朋饷无时,邻里欢有佐。

况当岁之终,可以具百货。

礼意各示勤,手段不妨大。

我贫无往还,闭户但高卧。

藜羹且充肠,珍味不登坐。

犹胜许文休,衣食出马磨。

自非扬子云,载酒何人过。

空吟馈岁诗,自歌还自和。

(0)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其一

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

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

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

跛鳖亦复笑,缩首甘自卑。

何必参漆园,物理本自齐。

槟榔可消谷,志士常苦饥。

穆之万人雄,犹不免此讥。

我懦更多病,区区欲何为。

钟鼎不可倖,藜藿分所宜。

安能如黄蜂,为人填蜜脾。

清白傥少污,后人何所贻。

初学悔大谬,篆刻工文辞。

年来厌酸咸,淡爱陶潜诗。

爱诗固自佳,其如未忘机。

回头四十年,言动俱成非。

谁能逐世利,日久常规规。

惟当种溪田,与子常相期。

(0)

杂诗·其二

南皮城下荒秋草,说是当日燕支台。

世事翻腾只如此,吾生弃置已焉哉。

迎风紫苋因循老,背日黄花次第开。

独夜不眠思阿谢,白羊如驾小车来。

(0)

晚兴

秋虫已息又还吟,晚雨初晴又作阴。

水面微风掠苍玉,云头落日缘黄金。

年丰酒价应须贱,睡起茶瓯未要深。

人道双清到心迹,年来无迹亦无心。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