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人日》
《己酉人日》全文
宋 / 黄彦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寒梢发颖斗临寅,玉烛初调七日春。

稍稍江云欲回雁,醺醺花气已撩人。

胡来莫道长安近,老去空惊甲子频。

南渡诸君且书剑,北宸双阙正风尘。

(0)
翻译
寒冷的树枝在寅时展现出新芽,如玉的蜡烛刚刚点燃,预示着七日新春的到来。
江面上的云渐渐散开,似乎在期待大雁回归,醉人的花香已经撩动人心。
不要说胡人入侵,长安已不在身边,年岁渐长只觉时光匆匆,每个甲子都令人惊讶。
南渡的朋友们暂且持剑读书,北方的朝廷宫阙正处在战乱之中,满目风尘。
注释
寒梢:寒冷的树枝。
发颖:展现出新芽。
玉烛:如玉的蜡烛。
调:点燃。
七日春:七日新春。
稍稍:渐渐。
江云:江面上的云。
回雁:大雁回归。
醺醺:醉人的。
撩人:撩动人心。
胡来:胡人入侵。
长安:长安城。
老去:年岁渐长。
甲子:每十年为一个甲子。
频:频繁。
南渡:南渡的人们。
书剑:读书和佩剑。
北宸:北方朝廷。
双阙:宫阙。
风尘:战乱中的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的《己酉人日》,描绘了冬末早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寒梢发颖斗临寅”写出了冬末树木枝头新芽初生,如同在寅时与寒冷抗争的情景,展现了生机勃发的早春气息。次句“玉烛初调七日春”中的“玉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七日春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

第三句“稍稍江云欲回雁”描绘了江面上云彩渐散,大雁开始北归的场景,暗含时光流转之意。第四句“醺醺花气已撩人”则通过醉人的花香,渲染出春天的甜美与撩人。

第五句“胡来莫道长安近”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担忧,提醒人们不要因长安看似接近而忽视了外患的威胁。第六句“老去空惊甲子频”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老去的感慨,甲子频即频繁过六十岁,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南渡诸君且书剑,北宸双阙正风尘”以南渡的朋友们尚需持剑读书,准备应对北方战乱的局势,而京都的皇宫此刻正笼罩在战乱的烟尘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士人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作者介绍

黄彦平
朝代:宋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猜你喜欢

元宵后雨雪连绵闷坐怀雪湖

满天风雪倍春寒,兀坐怀人思渺漫。

破帽蹇驴归杜甫,旧庐尘榻卧袁安。

暮年暂觉知心少,新岁尤怜会面难。

拟学王猷夜乘兴,孤舟蓑笠怯衰残。

(0)

元宵前一日见雪志喜用前韵呈雪湖

清晓墙梅雪满颠,暗香风度隔空怜。

八荒气转初元夕,三白人占大有年。

灯市光辉联巷陌,鸿泥踪迹遍原田。

寻春有约须乘兴,莫遣粗豪俗驾先。

(0)

送郑司训被召北上

妙年逸足怪淹迟,天路于今信所之。

三载广文官似水,一时公论口如碑。

栋榱次第收才俊,鹓鹭从容簉羽仪。

宣室怀贤定前席,闾阎民瘼已周知。

(0)

中秋晴霁已而风雨骤作次雪湖韵·其二

玩月山堂正喜晴,怪风吹雨忽无情。

一尊倾倒初分夜,万壑阴森直到明。

摧偃忍看禾稼色,怒号惊讶海潮声。

来年预祷中秋节,莫更丰隆败我盟。

(0)

次雪湖韵挽华廷禧少参

文星忽坠夜猿惊,哀些凭谁寄此情。

青眼云霄成夙契,白头林壑负前盟。

薇垣人颂冰霜操,梓里家传月旦评。

望断龙泉空泪眼,微茫江树暮云横。

(0)

腊月十八日与冯雪湖潘南山会宿山亭次韵联句·其一

屋角梅花映雪清,石头路转入云平。

盘餐供客聊随分,箕踞看人直任情。

侵晓开笼閒放鹤,先春荷锸漫移橙。

素心良会频难得,深夜清樽待月明。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