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并积翠,罨画入文窗。
气敛孤峰迥,天高去鸟双。
度松钟有韵,归牧笛无腔。
我亦如秋净,何妨声色摐。
新青并积翠,罨画入文窗。
气敛孤峰迥,天高去鸟双。
度松钟有韵,归牧笛无腔。
我亦如秋净,何妨声色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西山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新青并积翠,罨画入文窗”以“新青”和“积翠”形容雨后山色之清新与苍翠,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映入文雅的窗户之中。接着,“气敛孤峰迥,天高去鸟双”描绘了空气因雨水而变得清新,远处孤峰在雨后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天空高远,飞鸟成双,自由翱翔。接下来,“度松钟有韵,归牧笛无腔”则通过听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松林中的钟声悠扬有韵律,牧童归家时的笛声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旋律。最后,“我亦如秋净,何妨声色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即使外界有声有色,但内心已如秋日般清净,不为外物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后西山的静谧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宁静。
陪尾真宝藏,灵泗山根伏。
回回出乳窦,元气滋渗漉。
胚胎转天轮,鸿濛运地轴。
夏凉却冬温,襟岳而带渎。
我来源上坐,首春清且淑。
四山叶尚黄,一川藻常绿。
信可鉴毛发,宁当论缨足。
缅怀子在处,千秋示理躅。
不称俗虑蠲,直可道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