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润州古寺行,最无情处动人情。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
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
又向润州古寺行,最无情处动人情。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
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
此诗《甘露寺北轩叠前用杜牧韵》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润州古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又向润州古寺行”,诗人再次踏入古寺,暗示了他对这一地点的深厚情感和多次探访的经历。接着,“最无情处动人情”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达了古寺虽历经沧桑,却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源自其物质形态,而是源于它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两句,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古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人喜爱在开敞的窗户旁,俯瞰江水的蜿蜒流淌;煮茶时,静心聆听瓶中水沸的声音,仿佛那悠扬的笙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禅意的氛围。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提及六朝古都的遗迹,强调了古寺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同时,以“紫微七字”象征着古寺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表达了对古寺文化的敬仰之情。
最后,“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两句,诗人以登舟为喻,表达了对古寺之美的欣赏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声的淡泊态度。诗人希望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因追求名声而失去真正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古寺及其背后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