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四霜筠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四霜筠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0)
注释
解箨:新竹脱去笋壳。
新篁:新竹。
不自持:难以自控,形容成长迅速。
婵娟:形容姿态美好。
岁寒姿:寒冬时节的坚韧姿态。
凛凛:威严的样子。
霜前意:在霜降前的坚韧意志。
须待:必须等待。
秋风:秋季的风。
粉落:竹子生长过程中,表皮脱落。
翻译
刚刚脱去笋壳的新竹难以自控,展现出清秀的姿态,仿佛已经具备了寒冬时节的坚韧。
要想真正领略它在严霜面前的威严风采,还需等待秋风吹过,竹粉飘落的那一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解箨新篁不自持”一句,画面上是正在进行中的农事场景。解开了稻穗,用新的筛子来过滤,但却没有人在那儿操作,这种静谧而又寂寞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对农作物成熟后那种既期待又淡然的情感。

“婵娟已有岁寒姿”这句,则是描绘秋天树木所显现出的生机。婵娟指的是枝叶间的空隙,而岁寒姿则形容树木在严冬中依旧保持着生长的姿态。这句话中蕴含了对生命力度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

“要看凛凛霜前意”这一句,通过提及想要观赏那如织的霜前景象,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秋天特有景致的喜爱。霜意,即是指那些即将降临但尚未完全到来的霜气,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映射出诗人的情怀和审美观点。

“须待秋风粉落时”则是在时间上进一步延伸,表达了一种等待和期待。秋风轻拂,霜花纷纷,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凉爽的气息,也预示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美好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树木、霜意和秋风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天画卷。诗人在这静谧而又富有情感的笔触之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美丽景象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刻的情感和观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仁老寄墨梅·其二

岭南消息报来新,正想梅花傍酒樽。

生出两枝遥寄我,道人方便信多门。

(0)

戏明豫

西幕情真庭驻云,东幕心机门闭春。

无端幽梦落蛇虺,漏泄风光来近邻。

(0)

九日对菊

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

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

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

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

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0)

失题·其一

暑往寒来春复秋,东西南北一萍浮。

吴钩越剑虽常淬,梁苑秦关祇浪游。

场屋同盟多列鼎,乡闾小子亦封侯。

十年窗下劳萤雪,今日明时漫白头。

(0)

卖帚翁

霜日倒芒梢,■筠劳束勒。断送山野村,参陪尘土役。

价卑徒易售,用贵安可得。

人间粪秽日以多,翁负帚秃当奈何。

(0)

十忆.忆妆

宫样梳儿金缕犀,钗梁水玉刻蛟螭。

眉间要点双心事,不管萧郎只画眉。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