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游不避雨,戴笠理轻楫。
江涨荡胸宽,村树含烟密。
循岸入麟溪,携手登仙室。
修廊鹤步閒,孤屿水鸣急。
风籁洞中闻,瑶草阶前拾。
坐数北山松,九株云外植。
总之寒不凋,名状何须一。
吾侪学餐霞,盍亦采其实。
丹邱可追寻,不负西园集。
好游不避雨,戴笠理轻楫。
江涨荡胸宽,村树含烟密。
循岸入麟溪,携手登仙室。
修廊鹤步閒,孤屿水鸣急。
风籁洞中闻,瑶草阶前拾。
坐数北山松,九株云外植。
总之寒不凋,名状何须一。
吾侪学餐霞,盍亦采其实。
丹邱可追寻,不负西园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游览沈山,观赏九松的情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江面的广阔与村树的茂密,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诗人沿着岸边进入麟溪,携手登上仙室,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在仙室中,诗人听到了洞中的风声,拾起了瑶草,数着北山上的松树,感受着自然界的美好与永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的喜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寻找丹邱(传说中的仙乡)的渴望,以及对西园集会的回忆,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