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对菊》
《九日对菊》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

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

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

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

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

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在家中小庭院中种植菊花的情景,以及与菊花相伴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不雨江亦乾,草木翳尘土”描绘了秋日干燥的景象,江水干涸,草木覆盖着尘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重阳到眼前,菊蕊犹未吐”点出了时节,重阳节即将来临,但菊花还未绽放,预示着即将迎来生机与色彩。

“邻家一株来,高才尺四五”描述了诗人从邻居家移栽了一株大约四五十厘米高的菊花,将其种植在自家的小庭院中。这一行为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种之小庭中,亦自足风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小小庭院中的菊花种植感到满足,认为它足以成为庭院的一道风景线。

接下来,“摘叶以当花,茱萸可为伍”描述了诗人以菊花的叶子代替花朵,与茱萸一同摆放,增添了几分趣味和雅致。最后,“泛我流霞杯,喜色动眉宇”写出了诗人手持酒杯,与菊花共饮,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眉宇间透露出满足与快乐。

“颓然逍遥游,妙处有谁睹”则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与菊花相伴的美好时光中,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逍遥境界,其中的美妙之处或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最后一句“渊明何人斯,东篱傲今古”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自在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嘉鱼·其三

魿浮与鲫沉,不及汝滋阴。

南有惟兹好,无殊丙穴深。

岁寒频出水,春暖却归林。

未入高堂馔,连朝举罩心。

(0)

赠郓城周子

有美高鱼客,应从德行求。

先贤依冉子,故里在盘沟。

五字吟长日,三山写素秋。

江南风景好,更欲一春留。

(0)

湖口守风作·其二十

烟雨同三妇,潇湘礼二灵。

眉将南岳写,衣得女花馨。

抱子还梅峤,从姑说洞庭。

无穷风水事,江汉肯重经。

(0)

新月·其二

新蛾繊复繊,解画是冰蟾。

镜未开朱阁,钩先挂翠帘。

花怜香细点,云爱粉微沾。

为学唐宫样,依依看不厌。

(0)

听莺·其二

花间一两啭,飞入柳阴无。

但使春声在,何妨物候殊。

含樱过曲沼,捎蝶向平芜。

醉为绵蛮甚,公归绿玉扶。

(0)

山行

女萝低拂客,一半在松枝。

鸟道穿花细,蝉声出水悲。

斗歌溪女早,争宿野人迟。

叶落多萧瑟,秋声不自持。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