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两啭,飞入柳阴无。
但使春声在,何妨物候殊。
含樱过曲沼,捎蝶向平芜。
醉为绵蛮甚,公归绿玉扶。
花间一两啭,飞入柳阴无。
但使春声在,何妨物候殊。
含樱过曲沼,捎蝶向平芜。
醉为绵蛮甚,公归绿玉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莺鸟啼鸣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莺鸟在花间柳荫中穿梭的动态美,以及它们带来的春之声。通过“花间一两啭,飞入柳阴无”,展现了莺鸟轻盈跳跃的姿态,仿佛它们在花丛与柳树之间自由穿梭,不留下任何痕迹,却留下了悠扬的歌声。
“但使春声在,何妨物候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季节更替的豁达态度。即使外界环境有所变化,只要春天的声音还在,就足以让人心生欢喜,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接下来,“含樱过曲沼,捎蝶向平芜”描绘了莺鸟在水面掠过时,似乎带着樱花的香气,又追逐着蝴蝶飞向广阔的草地。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醉为绵蛮甚,公归绿玉扶”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莺鸟的叫声比作醉酒后的欢歌,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了莺鸟在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如同绿玉般珍贵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莺鸟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
应以客卿葬,故临官道边。
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
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江海多豪气,朝廷有直声。
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
长相思,在桂林,苍梧山远潇湘深。
秋堂零泪倚金瑟,朱颜摇落随光阴。
长宵嘹唳鸿命侣,河汉苍苍隔牛女。
宁知一水不可渡,况复万山修且阻。
綵丝织绮文双鸳,昔时赠君君可怜。
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尘歇灭金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