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这首诗名为《华清词》,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之手。全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句“日出骊山东”设定了一个神奇的开篇场景,骊山在这里象征着远古传说中的仙山。紧接着,“裴回照温泉”则描绘了一幅水光山色的美丽画面,温泉不仅是自然之美,也隐喻着清净与纯洁。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中,楼台象征着仙境的建筑,而“玲珑”一词则增添了一份精致与神秘。白烟飘逸,既是自然景观,也可能暗示着仙气或仙人的存在。
下片“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中,提到的是传说中的太上皇,即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灵,其居住之地便是在这片仙境。"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个仙境的宁静与神秘,每当风起,便能听见仙乐之声,列仙即是众多仙人的到来。
接下来的“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一句,更深化了对仙境的描写,翠华可能指的是仙山的美丽景色,而五云则象征着更高层次的仙界。紫气归上玄,则是对仙界中最高境界的描绘。
然而,诗人在“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一句中,却突然转换了情感,从对仙境的向往转为对尘世间疾苦的同情。哀哀生人泪,表现出诗人对于凡人生活的悲悯之情,而“泣尽弓剑前”则可能暗示着对过去战争与杀伐的反思。
最后,“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圣道,即正确的人生道路,是自我内心所悟,而非外在强加。凡情,即世间的情感,虽然不可避免,但也应以超脱的心态去面对。
全诗结束于“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诗人以“小臣”自称,表达了自己对于玄妙之道的感悟,以及在仰望广阔天际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飞扬与超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