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暂泊五羊城,一揖相辞万里行。
竟夜吟诗不成句,新鸿飞过两三声。
归舟暂泊五羊城,一揖相辞万里行。
竟夜吟诗不成句,新鸿飞过两三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名为《口占送向恬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向恬庵分别时的情景,通过“归舟暂泊”、“一揖相辞”等细节,展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夜晚的静谧与友人的离去形成对比,诗人难以成句的吟诗,更添了几分离愁别绪。而“新鸿飞过两三声”则以自然界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哀愁,同时也暗示着友人虽远行万里,但彼此的心灵仍能通过鸿雁传递消息,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条风淡荡春将半,倚栏忽听莺声乱。
隔竹绵蛮别样啼,绕林睍睆相呼唤。
相唤相呼不住声,声声偏动冶游情。
王孙载酒青楼醉,美女寻芳紫陌行。
青楼紫陌春风遍,一种娇声千万变。
彷佛秦筝出谷闻,依稀羌笛随风啭。
秦筝羌笛韵悠扬,几处欢娱几断肠。
闺中少妇悲征戍,路上行人忆故乡。
故乡渺何许,莺声何太苦。
征戍隔辽阳,闻莺空自伤。
莺来莺去自年年,听此啼声倍可怜。
百年愁鬓声中改,九十春光舌上迁。
莫叹韶华如转毂,爱莺且赋听莺曲。
但得长闻柳外声,何辞频进杯中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