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八筼筜亭》
《郴江百咏·其八筼筜亭》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娟娟细细两三丛,却厌桃花相近红。

已有数枝湘浦月,不消千亩渭川风。

(0)
翻译
娟娟细细的两三丛,却不喜欢桃花那鲜艳的红色。
已经有几枝在湘浦月色下开放,无需再有千亩渭川的清风拂过。
注释
娟娟:形容姿态柔美。
细细:形容植物细小而密集。
丛:丛生的一簇。
却:转折连词,表示相反的态度。
厌:厌恶,不喜欢。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卉。
相近红:指桃花颜色鲜艳。
已:已经。
数枝:几枝。
湘浦:湘江边的水边,古代地名。
月:月亮。
不消:不必,不需要。
千亩:大片土地,形容面积广大。
渭川:渭河两岸,古代地名。
风:风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娟娟细细两三丛"中的"娟娟"形容草木的纤细,"两三丛"则指少量的几丛,这里可能暗示着初生的竹子或其他植物,它们在春天逐渐长成。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来表达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

而"却厌桃花相近红"则显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他对那些过分抢眼的桃花之 крас感到了一种厌倦,可能是在强调他更欣赏那些不那么夺目的自然景致,如细微的竹丛。

接下来的两句"已有数枝湘浦月,不消千亩渭川风"则把视野转向了夜晚的湖上。"数枝湘浦月"可能指的是在湘江之滨,几枝竹子映照在清澈的月光下,这里诗人通过月光下的竹影来表达一种清净脱俗的情怀。而"不消千亩渭川风"则是在说,即使是广阔的渭川之风,也无法消减这份宁静和美好。这两句也许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更偏爱于平静、深远的自然景象中寻找灵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与淡雅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取向。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杨妃上马图

华萼楼前上马时,君王忘是寿王妃。

龙颜含笑待持鞚,海棠睡美春风吹。

绣鞍娇凭翠衷冷,金灯拟跨丝鞭垂。

宫靴拍韅欲驰及,簌簌步摇危不支。

后宫窈窕千蛾眉,并乘騕袅黄金羁。

芙蓉濯露总殊妙,杂遝绮罗知谓谁?

独拥妖环何所之,联翩欲向华清池。

双龙啮膝踏花去,锦香覆满红燕脂。

从官车骑空瞻望,并肩私语行迟迟。

行毋迟迟日已西,渔阳铁骑崩云追。

才出都门便别离,千载形迹令人悲,再拜能忘臣甫诗?

(0)

和饶介之秋怀诗韵·其二

江风吹尽暮天霞,我本淮人来寄家。

吴门留滞不归去,开尽西轩白鹤花。

(0)

竹枝歌·其一

道士庄前秋事多,东家西家收晚禾。

船头把酒对明月,听打夜场人唱歌。

(0)

安庆大节堂至正十二年既陷武昌江州诸郡俱各失守时韩功懋总管守安庆指禦有方江淮赖为屏蔽廷心余帅书大节于堂以旌武功

战胜非难守胜难,逆图未伐胆先寒。

焉知天下无诸葛,始信军中有一韩。

当日雷霆归号令,至今烽火报平安。

雄文大扁同时出,大节名堂后代看。

(0)

送淮南省掾王安中北上安中曾为今上说书秀才

说书妙选近丹墀,名姓曾为帝所知。

主父徒嗟相见晚,长卿毋谓不同时。

淮南曹事称仁恕,邺下民谣纪去思。

自古长才须大用,诸公久待凤凰池。

(0)

七月十日浙省有警怀罗善先掾史后闻使闽未回

淮楚风尘可奈何,南州又复动干戈。

三山城郭故人远,八月江湖夜雨多。

白发满头同老境,沧洲何处可行窝。

裁书欲问平安否,海阔天高雁未过。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