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妃上马图》
《杨妃上马图》全文
元 / 郑元祐   形式: 古风

华萼楼前上马时,君王忘是寿王妃。

龙颜含笑待持鞚,海棠睡美春风吹。

绣鞍娇凭翠衷冷,金灯拟跨丝鞭垂。

宫靴拍韅欲驰及,簌簌步摇危不支。

后宫窈窕千蛾眉,并乘騕袅黄金羁。

芙蓉濯露总殊妙,杂遝绮罗知谓谁?

独拥妖环何所之,联翩欲向华清池。

双龙啮膝踏花去,锦香覆满红燕脂。

从官车骑空瞻望,并肩私语行迟迟。

行毋迟迟日已西,渔阳铁骑崩云追。

才出都门便别离,千载形迹令人悲,再拜能忘臣甫诗?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杨妃上马图》描绘了一幅宫廷贵妃出行的画面。首句“华萼楼前上马时”,点明了场景是在华丽的华萼楼前,杨妃准备启程。"君王忘是寿王妃"暗示了她的身份特殊,连君王也一时忘却了她的妃嫔身份。

"龙颜含笑待持鞚",通过龙颜和笑容,展现出君王对她的宠爱与期待。"海棠睡美春风吹"则以海棠比喻杨妃的娇美,春风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温柔。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杨妃的仪态,如“绣鞍娇凭翠衷冷”、“金灯拟跨丝鞭垂”,展现了她乘坐的华丽鞍具和精致的装饰。"宫靴拍韅欲驰及"描绘了她即将出发的急切,而"簌簌步摇危不支"则细致地刻画了她身姿的轻盈。

诗中提到后宫众多美女,“千蛾眉”并驾齐驱,一同出行,但只有杨妃独特出众。“独拥妖环何所之”暗示了她的目的地可能是华清池,那里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行宫。

最后两句“双龙啮膝踏花去,锦香覆满红燕脂”,描绘了杨妃出行的奢华景象,如同神话般梦幻。然而,这美景背后隐藏着“渔阳铁骑崩云追”的紧张气氛,暗示了战事的逼近。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妃出行的场景,既有宫廷的繁华,又有战乱的危机,情感丰富,画面生动。

作者介绍

郑元祐
朝代:元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猜你喜欢

送赵少尹文甫之华阴

燕市离歌动,殊非故国闻。

清樽聊共我,黄发更怜君。

县隐潼关树,堂流华岳云。

不知松月下,谁与坐宵分。

(0)

山县久雨感怀

云惨失峰峦,林深鸟自安。

山城七日雨,客舍九秋寒。

绿酒愁边尽,黄花醉后看。

痴儿问行路,不道仆夫难。

(0)

送别杨中贵使武当

登览君何处,云霞满太和。

身轻鸟外转,心定虎边过。

紫极飘钟磬,丹梯上薜萝。

采芝献帝子,灵秀得来多。

(0)

寄李殿元子实

暂假淮南去,长吟桂树秋。

自知班史在,还结楚骚流。

山色朝侵榻,江声夜满楼。

应怀金马诏,春水送仙舟。

(0)

寄金广文

汉廷谁复怜才子,谪去长沙几千里。

三楚寒云过雁声,九疑秋色摇江水。

骚人自古悲秋风,黄陵庙前斑竹丛。

惆怅湘灵杳何处,试听瑶瑟月明中。

(0)

峨山高寿史生母七十

峨山高哉,脉结昆崙,矗不知其几千万里。

山势蜿蜒,曲连荆山,尧门而西顾兮,如屏如揖,中有清浊二水。

左汇而吞吐于泾渭兮,如环如带,极汪洋之瀰瀰。

瑶池西围,仙掌东峙。

船藕蟠桃,往往开十丈之花,结千年之实。

玉女王母独乘鸾而至止,笙箫奏云和,瑶草满阶戺。

如隔尘寰游洞天,况逢秋月桂如绮。

凭谁觅藕更觅桃,驻颜却老从今始。

觅藕觅桃亦荒唐,不然且于山水之间延儿齿。

酿清为圣浊为贤,日向花前进百兕。

但歌南山,无劳陟屺。

窦氏桂花株株香,田家荆树色色紫。

称觞孰与显亲多,男儿有身不致青云,何以移忠报天子。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