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往寒来春复秋,东西南北一萍浮。
吴钩越剑虽常淬,梁苑秦关祇浪游。
场屋同盟多列鼎,乡闾小子亦封侯。
十年窗下劳萤雪,今日明时漫白头。
暑往寒来春复秋,东西南北一萍浮。
吴钩越剑虽常淬,梁苑秦关祇浪游。
场屋同盟多列鼎,乡闾小子亦封侯。
十年窗下劳萤雪,今日明时漫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感慨。首句“暑往寒来春复秋”以四季更替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东西南北一萍浮”一句,以浮萍随波逐流比喻人在世间的漂泊不定,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吴钩越剑虽常淬”借用古代名剑的淬炼,暗喻人生中的磨砺与成长,但紧接着的“梁苑秦关祇浪游”则指出这些经历往往只是徒增虚名,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或成就,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与讽刺。
“场屋同盟多列鼎”描述的是科举制度下的社会现象,即许多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成为权贵。“乡闾小子亦封侯”则指出即便是出身低微的人,也有机会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成为显赫人物,体现了宋代社会相对开放的流动性。
“十年窗下劳萤雪”引用了古人苦读求学的故事,强调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与牺牲。“今日明时漫白头”则是对那些年华已逝,却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功业难成的深深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