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五章·其五》
《拟古五章·其五》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饵丹信不死,神仙遍九州。

安见秦汉帝,不复归山邱。

瑶池幻咫尺,错灿芙蓉楼。

阆风振鹤袂,彩云回鸾辀。

灭影倏如电,去水不返流。

容颜尚难驻,何论太清游?

(0)
鉴赏

这首诗《拟古五章(其五)》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永恒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饵丹信不死,神仙遍九州”以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为引子,暗示了人们对永生的渴望,但紧接着“安见秦汉帝,不复归山邱”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指出即便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帝王,最终也难逃尘归尘、土归土的命运,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瑶池幻咫尺,错灿芙蓉楼”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瑶池之景虽近在咫尺,却如同错落有致的芙蓉楼般璀璨夺目,既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隐含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

“阆风振鹤袂,彩云回鸾辀”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氛围,鹤羽轻振,彩云环绕,仿佛是通往仙境的路径,而“灭影倏如电,去水不返流”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可逆性,如同闪电划过夜空,水流东逝,一去不复返。

最后,“容颜尚难驻,何论太清游?”将话题引向人生的终极追求——超越凡尘,遨游于太清之中。然而,即使是容颜易老,生命有限,又有谁能真正实现这一理想呢?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神话与历史的想象与反思,探讨了人类对于永恒与不朽的追求,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食槟榔

千柱撑云幪,著土没其础。

炎洲未是炎,万箑扇残暑。

丹粒结翠房,似为饥禽禦。

仙掌苞凤卵,葡萄垂马乳。

鲜食珍土人,致远藉蒸煮。

千艘与万轴,输挽无停阻。

咽津一快喉,暂嚼滓还吐。

味回橄榄甘,亦带蕨笋苦。

发赪助颜酡,点绛增唇妩。

园既擅素封,利亦殖富贾。

推垢兼破块,能以导为补。

常飧等蔬稻,药用些些许。

黎水涎带醶,腹瘕似抱鼓。

恶风旋鬼轮,时为头目侮。

毒雾霁不开,炎沙烁日午。

天施辟瘴丹,厥效为君数。

最哉浮海人,眠餐力当努。

地产山海珍,食谱难尽举。

惟有药材悭,以此助穷旅。

一钱买盈握,昏暮求必与。

南中藉享奢,难为北客语。

(0)

重过黄氏园访〔李〕影九

翳然一林水,蒲稗相因依。

昔我届春游,涉夏转芳菲。

宿雨潴众浍,池痕漫以肥。

萝竹争空阶,灌莽司垣扉。

人影交湿光,深碧在巾衣。

薄日照难彻,绀绿蓊成围。

境寂虫逾武,人閒鸟息机。

蛙响竞中夜,到午力稍微。

一为摊书坐,散虑憺忘归。

(0)

经绿护屏陈公甫先生读书处

青山围碧玉,中有读书台。

颓垣鞠草莽,伊人安在哉。

唯馀山丹树,花落点苍苔。

(0)

即事

初月澹微明,寒我莽回薄。

端居不自好,呼朋走东郭。

同游有童冠,步履亦参错。

周折历纡途,凭凌陟层崿。

峨峨百尺台,中有读书阁。

古堂绝潇洒,长檠罩翠幕。

有美共联翩,狂吟间浪谑。

城头更漏深,半下葳蕤钥。

送送出城闉,还订复还约。

黑云弥四山,骤雨天边落。

欲留不可留,欲去行且却。

屏憩石桥阴,高谈共商略。

邻翁借馀照,瓜果随意剥。

须臾雨色收,广陌净如濯。

携手踏歌还,褰裳复濡脚。

入门雨复滋,空斋转萧索。

呼童更旧衣,苦茗进一杓。

终宵不成寐,悬灯照屋角。

(0)

舟中玩月

孟秋苦积霖,经旬不肯歇。

晚色稍澄霁,开窗陶嘉月。

金波荡漾明,半侵瑶池阙。

乍如一钩悬,散作千流沫。

孤云袅袅垂,忽与渔灯没。

舟人趁暮潮,进棹暗相拨。

水宿厌滞淫,临流暂披豁。

安得任公钓,下捣鼋鼍穴。

(0)

语别沙阳父老

路入无诸西复东,此身那惜寄飘蓬。

垂帘尽日心偏寂,作锦初年意未工。

沙洞晓寒晴亦雨,洛江潮落水生风。

凭谁留得河阳色,依旧桃花春自红。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