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围碧玉,中有读书台。
颓垣鞠草莽,伊人安在哉。
唯馀山丹树,花落点苍苔。
青山围碧玉,中有读书台。
颓垣鞠草莽,伊人安在哉。
唯馀山丹树,花落点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山水画面。首句“青山围碧玉”,以碧玉比喻青山,形象地展现了青山的翠绿与秀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世界之中。接着,“中有读书台”一句,笔锋一转,引入了人文的气息,读书台的存在,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这里曾有过知识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
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颓垣鞠草莽”描绘出了一片荒凉的景象,颓垣(倒塌的墙)和草莽(杂草丛生的地方)的出现,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岁月的流逝让这个地方变得不再繁华。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一种感慨。
“伊人安在哉”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人物的怀念与疑问,这里的“伊人”既可指具体的某个人物,也可泛指那些曾在读书台上留下足迹的知识追寻者。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遗憾。
最后,“唯馀山丹树,花落点苍苔”将视角转向自然,山丹树的花落于苍苔之上,这一细节充满了自然界的诗意与美感。花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苍苔则代表了时间的永恒与不变。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与时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元素,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彼吴之宫兮江之那涯,复道盘兮当高且斜。
波摇疏兮雾濛箔,菡萏国兮鸳鸯家。
鸾之箫兮蛟之瑟,骈筠参差兮界丝密。
宴曲房兮上初日,月落星稀兮歌酣未毕。
越山丛丛兮越溪疾,美人雄剑兮相先后出。
火姑苏兮沼长洲,此宫之丽人兮留乎不留。
霜氛重兮孤榜晓,远树扶苏兮愁烟悄眇。
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