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阴生碧涧,午月高在松。
绕松三五岫,寒翠浮重重。
至静敛群妙,坐觉孤亭空。
翛然警微寒,露下闻远钟。
层阴生碧涧,午月高在松。
绕松三五岫,寒翠浮重重。
至静敛群妙,坐觉孤亭空。
翛然警微寒,露下闻远钟。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亭的宁静与幽深之感。首句“层阴生碧涧,午月高在松”以“层阴”和“碧涧”渲染出一种深邃而凉爽的氛围,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层云雾,照射在松树上,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绕松三五岫,寒翠浮重重”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环绕、松林苍翠的景象,寒意仿佛随着翠绿的松树蔓延开来。
“至静敛群妙,坐觉孤亭空”则点明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都被这静谧所收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空灵。“翛然警微寒,露下闻远钟”最后两句,通过感受到轻微的寒冷和远处传来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山亭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远的艺术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九月蝉稀九日催,年光如逐水声回。
人思往事凄凉在,菊倚荒庭寂寞开。
落叶偶从池上过,夕阳初傍酒边来。
白衣去后无消息,雨湿东离欲长苔。
江南到处,被波光云影,留人行色。
昔我来时春正好,舞絮□飞南陌。
今日登临,读书斋上,重作凭栏客。
清溪縠细,夜来微涨新碧。
两岸蘸水浓阴,断虹横障,一带连环璧。
林外青山千万叠,雨歇半空犹湿。
已倩双鳞,更须灵鹊,先报归消息。
归来征袖,尽携千里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