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踪无迹,难语难言,依依只在心曲。
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
轻衾梦回酒醒,夜悠悠、虫响灯绿。
事去也,纵相怜、不是那时金屋。
镜里清扬婉婉,凭朱槛、知他为谁颦蹙。
凤老桐枯,惨淡九峰青矗。
湘江泪痕未尽,有哀猿、相伴幽独。
向此际,更那堪怀古送目。
无踪无迹,难语难言,依依只在心曲。
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
轻衾梦回酒醒,夜悠悠、虫响灯绿。
事去也,纵相怜、不是那时金屋。
镜里清扬婉婉,凭朱槛、知他为谁颦蹙。
凤老桐枯,惨淡九峰青矗。
湘江泪痕未尽,有哀猿、相伴幽独。
向此际,更那堪怀古送目。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声声慢·咏愁》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愁绪弥漫的画面。开篇“无踪无迹,难语难言,依依只在心曲”,表达了愁绪无形无状,难以言表,只能深藏心底的感受。接着,“雨冷云昏日暮,海涯天角”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愁情的广阔无垠。
“轻衾梦回酒醒,夜悠悠、虫响灯绿”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如梦中醒来、酒后的清醒,以及夜晚虫鸣和灯光,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诗人感叹过去的美好不再,“事去也,纵相怜、不是那时金屋”,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如今境遇的落差。
“镜里清扬婉婉,凭朱槛、知他为谁颦蹙”描绘了主人公对着镜子自我审视,愁容满面,不知所措的情景,反映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接下来,“凤老桐枯,惨淡九峰青矗”借景抒情,用凤凰的老去和梧桐的凋零象征着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
最后,“湘江泪痕未尽,有哀猿、相伴幽独”以湘江的泪水和哀猿的叫声,进一步渲染出凄凉和孤寂的氛围。诗人在此时此刻,更是无法承受历史的沧桑感,“向此际,更那堪怀古送目”,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往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尽感慨。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愁绪,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刘基独特的艺术风格。
甚丹青点染,莫淡远、似云林。
看几叠浮岚,一湾晴渌,净涤尘襟。而今。
旧游何处,恁风光都向梦中寻。
那用携筇著屐,空堂足写遐心。登临。近水与遥岑。
仿佛度山阴。问翰墨因缘,烟霞供养。此福谁禁。
沉吟。莫教轻读,怕风泉静夜作秋琴。
除却少文同调,天涯更几知音。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
惟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
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