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土可筛,下田不受犁。
遗蝗忧插啄,况乃麦未齐。
赤子天自怜,沟壑忍见挤。
雨逐新岁来,停云忽凄凄。
莫辞三日霖,为作一尺泥。
汪汪既没膝,滟滟仍拍堤。
渐看蓑笠出,笑语喧畛畦。
我欲与寓目,父老同攀跻。
此身群万生,扰扰舞瓮鸡。
曾亦无几求,脱粟配羹藜。
永言故陇耕,老眼路凄迷。
好收敛版手,锄耰归自携。
高田土可筛,下田不受犁。
遗蝗忧插啄,况乃麦未齐。
赤子天自怜,沟壑忍见挤。
雨逐新岁来,停云忽凄凄。
莫辞三日霖,为作一尺泥。
汪汪既没膝,滟滟仍拍堤。
渐看蓑笠出,笑语喧畛畦。
我欲与寓目,父老同攀跻。
此身群万生,扰扰舞瓮鸡。
曾亦无几求,脱粟配羹藜。
永言故陇耕,老眼路凄迷。
好收敛版手,锄耰归自携。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之后新年迎来降雨的场景,诗人朱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高田土可筛,下田不受犁”写出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田地势较高,土壤干燥如筛,而下田因缺水无法犁耕。接着,“遗蝗忧插啄,况乃麦未齐”表达了对蝗虫可能趁机繁殖的担忧,以及麦苗尚未成熟的忧虑。
诗人转而抒发对百姓的同情:“赤子天自怜,沟壑忍见挤”,比喻百姓如同嗷嗷待哺的孩子,即使天降甘霖,也难以摆脱生活的艰辛。接下来,“雨逐新岁来,停云忽凄凄”描绘了雨滴伴随着新年的到来,天空阴沉,透露出一丝凄凉。
然而,雨的降临带来了希望:“莫辞三日霖,为作一尺泥”,诗人希望这场雨能持续三天,让土地变得肥沃。雨水逐渐增多,淹没膝盖,甚至拍打着堤岸,预示着丰收的可能。“渐看蓑笠出,笑语喧畛畦”描绘了农民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他们期待着新一年的收成。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欲与寓目,父老同攀跻”,希望能亲眼见证这丰收的景象,与老人们一起分享劳动的喜悦。他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此身群万生,扰扰舞瓮鸡”,感叹人生短暂,曾经的愿望不过是温饱而已。最后,他祝愿大家能妥善收割,带着农具回家,结束一年的辛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雨后农田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农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