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
惟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
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
惟闻哑哑城上乌。玉阑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
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客舍中一位名叫桃根的倡家少女的悲惨命运。她出身贫寒,夜晚纺线却无灯火可照明,生活艰辛。然而,命运却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一个贫穷的女子成为了尊贵之人的宠妾。皇宫里有上百个宫殿,千门万户都沉浸在未知的黎明之中,只有城头的乌鸦在哑哑啼鸣,似乎在诉说着世间的无常与变幻。
诗中通过描述桃根少女从贫穷到富贵的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皇宫中的生活奢华至极,玉阑、金井、辘轳、丹梁、翠柱、流苏、香薪、桂火、雕胡等词描绘出一幅幅富丽堂皇的画面,与少女的贫苦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一句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女性命运多舛的同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同时也揭示了权力与财富对人性的扭曲,以及命运的捉弄。通过桃根少女的故事,诗人探讨了社会不公、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感。
暮秋天气,似堪悲、还有一般堪悦。
憔悴黄花风露底,香韵自能招客。
手当红牙,觞飞急羽,且为酬佳节。
龙山依旧,不知谁是豪杰。
我爱隐士风流,就开三径,欲往无能得。
万事会须论一醉,非我非人非物。
座上狂歌,尊前起舞,待向醒时说。
傲霜枝在,莫教空老寒色。
家□本吾儒,六韬能晓。
从事和林十年了。
一麾才把,尤被*揄嗔早。
漠城官满,人传道。
郊次攀留,马前持抱。
□□殷勤尽癃老。
谓君到处,不见月鸟惊绕。
天公终料理,桑榆好。
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
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
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
利名余子,面*羞汗长沥。
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
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
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
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