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吴明谷还乡》
《送吴明谷还乡》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频将乡思上层楼,又送归鞍易水头。

岂是途穷同阮籍,若为市隐失韩休。

烟霜植目枫林远,独鹤迎门桂树幽。

何处怀人最凄断,斜阳一片太湖秋。

(0)
鉴赏

这首诗《送吴明谷还乡》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联“频将乡思上层楼,又送归鞍易水头”,诗人频繁地登高望远,心中满溢着对家乡的思念,此刻又在易水边送别友人,两重离愁交织在一起,情感浓郁。

颔联“岂是途穷同阮籍,若为市隐失韩休”,诗人以阮籍和韩休为典故,表达自己并非因道路艰难而放弃追求,也非为了隐居而失去朋友,言外之意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坚持。

颈联“烟霜植目枫林远,独鹤迎门桂树幽”,描绘了一幅秋日枫林与桂树相映成趣的画面,烟霜笼罩,独鹤飞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伤感。

尾联“何处怀人最凄断,斜阳一片太湖秋”,诗人直抒胸臆,问自己何处最能触动内心的思念,是夕阳下的太湖秋景吗?这一问,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春日登螺山

一试寻山屐,凭高眼界清。

矗空云变灭,穿树鸟纵横。

浩荡人间世,悠闲物外情。

蓬莱殊不远,真欲御风行。

(0)

项羽

八千子弟渡江东,一战功成气概雄。

便使诸侯观壁上,翻令亭长入关中。

楚声夜渡重围合,垓下歌残霸业空。

何事鸿门劳举玦,天心原不属重瞳。

(0)

方芸生表兄饭余因拟以园枣赠之

我家庭前枣,纂纂枝叶繁。

四邻仰碧荫,浓绿迎朝暄。

凉秋落嘉实,荐羞偕蘋蘩。

同年恣掇取,持献慈颜温。

忽忽三十载,趼足归灵幡。

白云蕴三径,空有赤心存。

时物倏已变,踯躅潜声吞。

言念桂林宗,出门寻诸昆。

诸昆半零落,与君共酒樽。

投以林中果,报我盘中餐。

甘苦须共尝,且复培其根。

结邻事农圃,邠俗古所敦。

(0)

舟中杂咏

细雨轻寒欲落晖,披蓑叱犊出荆扉。

江边大半王孙草,只送行人不送归、

(0)

孝节诗

贯日天潢派,烈风大树枝。

王孙陟屺岵,将种出闺帷。

已怅登霞望,何堪寡鹄悲。

丧过盥馔礼,祭泣蘋蘩诗。

孤翼连云堕,同心穿冢随。

头钗新少妇,腰箭好男儿。

结解生前发,镮牵死后思。

千秋罔极恨,几日未亡期。

泉壤贲金玉,宗藩光鼎彝。

根源良有托,风化振于兹。

(0)

立秋

客燕呢喃恋故巢,已探秋色在西郊。

清晨蝉韵随云逸,昨夜砧声带月敲。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