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俨相对,一石向中分。
谁将龙泉剑,辟此天地门。
过客毛发凛,风云相吐吞。
两崖俨相对,一石向中分。
谁将龙泉剑,辟此天地门。
过客毛发凛,风云相吐吞。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龙门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两崖俨相对”,开篇即以“俨然”二字,描绘出两座山崖对峙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石向中分”,接着点明龙门的特色,一块巨石将两座山崖分开,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门户,既突出了龙门的独特之处,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景象。
“谁将龙泉剑,辟此天地门”,诗人运用龙泉剑的典故,巧妙地将龙门比作被龙泉剑开辟的天地门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也赋予了龙门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过客毛发凛,风云相吐吞”,最后两句描绘了过客在龙门前的感受。面对如此雄伟的景象,过客的毛发为之凛然,仿佛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威严与力量。同时,“风云相吐吞”更是生动地展现了龙门周围风云变幻的动态美,进一步强化了龙门作为自然奇观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大自然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五云翔碧汉。望卿月光中,老人星现。黄堂盛华宴。
庆君恩、许奉安舆游衍。鹿城壮观。
幸王母、人间得见。
望君侯、彩服称觞,喜溢万家欢抃。堪羡。
一生福善,九表康宁,万钟尊显。肩舁上殿。
封两国、未应晚。管阴功、何止平反,一笑钧陶惠满。
看瑶池、手种蟠桃,著花万遍。
一阳初起。渐庾岭梅雪,才苞香蕊。
品格清高,姿容闲雅,别受化工深意。
放开独占严景,不使混同凡卉。微雨霁。
似玉容寂寞,无言有泪。难比。
凝素态,不共艳阳,桃杏争妍丽。
疑是佳人,巧捻香酥,枝上玉纤轻缀。
前村可惜无赏,好近天庭阶砌。
成实后,有调和鼎鼐,一般滋味。
点检尧阶,蓂生六叶,春深桃杏花开。
长庚入梦,重新产谪仙才。
事业十年灯火,文章笔下若掀雷。
果然是,两字功名,唾手拿来。
又况当年强仕,得志青云路,足慰高怀。
紫泥凤诏,行须非次招徕。
金马玉堂风月,从容九棘面三槐。
从今看,会唐九老,它日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