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青不了,回首望空迷。
落絮黏蛛网,残红逐马蹄。
人行香雾里,路转画桥西。
为阻连宵雨,游人半未齐。
春山青不了,回首望空迷。
落絮黏蛛网,残红逐马蹄。
人行香雾里,路转画桥西。
为阻连宵雨,游人半未齐。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自茅峰回赴丹阳》描绘了春天山景的迷人与路上的生动画面。首句“春山青不了”,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山翠绿连绵不断,生机盎然的景象。"回首望空迷"则写出诗人行走山间,被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落絮黏蛛网,残红逐马蹄”,通过细腻观察,将飘落的柳絮粘附在蛛网上和随风翻飞的花瓣与马蹄共舞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春天的轻盈与动态之美。
“人行香雾里,路转画桥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弥漫着花香的小径上,转过画桥,景色变换,如同进入了如画的仙境。这句诗富有诗意,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最后两句“为阻连宵雨,游人半未齐”,点出诗人行程中的小插曲,一场连绵的春雨使得游人未能尽数前来,增添了旅途的些许遗憾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既有山水的静美,又有生活的烟火气,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行旅诗。
妾心如明珠,明珠如月月不如。持以照君君当知。
君知之,可无语,君不我知复何语?心如月,泪如雨。
东家自理丝,西家自织纻。
戚戚在宿昔,搴衣与君别。
鸳鸯同心罗带结,结不能解断之绝。
垂杨二月东风吹,蝴蝶自向西园飞。
蝴蝶飞飞宿芳草,二月垂杨三月老。
月缺还月圆,明珠落水不上天。
但愿明珠入水不复出,保尔精气三千年。
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
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
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徵。
辛苦路三千,裹粮复赢幐。
夜驱燕市月,晓踏卢沟冰。
京雒多文人,一贯同淄渑。
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
关西有二士,立志粗可称。
虽赴翘车招,犹知畏友朋。
傥及雨露濡,相将上诸陵。
定有南冠思,悲哉不可胜。
转盻复秋风,当随张季鹰。
归咏白华诗,膳羞与晨增。
嗟我性难驯,穷老弥刚棱。
孤迹似鸿冥,心尚防弋矰。
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
为言顾彦先,惟办刀与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