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名山无定容,夕阴朝晦变千峰。
沾衣常带濛濛雨,作盖还依落落松。
梦入楚王春一枕,诗成张尉酒千钟。
谷神当令丰隆让,不信昌黎善说龙。
底事名山无定容,夕阴朝晦变千峰。
沾衣常带濛濛雨,作盖还依落落松。
梦入楚王春一枕,诗成张尉酒千钟。
谷神当令丰隆让,不信昌黎善说龙。
这首诗描绘了隆福寺行宫中翠云山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房周围环境的多变与幽静。
首联“底事名山无定容,夕阴朝晦变千峰”开篇即点出山的变幻莫测,无论是夕阳西下还是晨雾弥漫,山峰的面貌都在不断变化,赋予了山林一种动态之美。
颔联“沾衣常带濛濛雨,作盖还依落落松”进一步描绘了山房周围的湿润与宁静。雨丝轻柔地落在衣上,松树则成为了遮阳避雨的天然之伞,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颈联“梦入楚王春一枕,诗成张尉酒千钟”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仿佛在梦中进入了楚王的春天,享受着美梦与佳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谷神当令丰隆让,不信昌黎善说龙”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诗人引用谷神(古代传说中的五方之神之一)与雷神丰隆的故事,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同时也对韩愈(字昌黎)善于描写龙的形象表示了肯定,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尊重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
自从到官来,尘事便拘束。
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
无由一来过,梦想向岩谷。
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
良友送我行,偶与赏心属。
禅庭鸣白鸡,祖席歌黄鹄。
野气逼人寒,岚光添酒绿。
言离非远离,但爱交情笃。
重游应有期,君亦行车促。
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
不等渭川千户侯,尺椽片瓦何尝有。
方丈东头一亩馀,中轩四面无窗牖。
青琼作枝钿为叶,丹凤未食苍鼠走。
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
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