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
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
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
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
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
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
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
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
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觉》,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句"夕梦多梦之",写夜晚梦境频繁,醒来后梦境犹在心头萦绕。接着"忆子生平时",诗人回忆起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感叹那些往事已无法再追寻。"事往无一得"流露出对过去的追悔和失落。
诗人进一步思考,如果梦境如此真实,那么是否还能分辨现实与梦境?"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他质疑梦境中的景象是否能与现实中的色彩相媲美。然而,即使梦境虚幻,逝者的声音似乎仍在耳边回响,"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这声音虽然虚无,却并非无声。
最后两句"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诗人提出疑问,究竟何为真实的感知,是醒时还是梦中?梦境与现实交错,让人困惑不已。整首诗以梦境为引,探讨了生命、记忆与现实的界限,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