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蜀僧妙高》
《赠蜀僧妙高》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古风

峨眉山头古时月,浮云捲尽尘埃灭。

曾随僧宴入中京,光照九天开玉阙。

山月如今亦送君,影落洞庭波底彻。

此时看月忆峨眉,山色湖光两奇绝。

明月随君却复东,千里相思共吴越。

问言古月与今月,水鸟风林尽能说。

溪边惜别重吟哦,顾我无才奈若何。

他日长安逢李白,再乞峨眉山月歌。

(0)
鉴赏

此诗《赠蜀僧妙高》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描绘了峨眉山月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以峨眉山头的古月为引子,通过“浮云卷尽尘埃灭”一句,营造出一种清朗明净的氛围。接着,“曾随僧宴入中京,光照九天开玉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光比作照亮九天的光芒,开凿出玉门之境,展现出月光的神奇与辉煌。

“山月如今亦送君,影落洞庭波底彻”则转而写到月光与友人之间的关系,月光如同友人般陪伴着离去之人,其影落在洞庭湖的波底,既深邃又纯净,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永恒。接下来,“此时看月忆峨眉,山色湖光两奇绝”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峨眉山美景和友情的怀念与赞美,山色与湖光的奇绝之美,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最后,“明月随君却复东,千里相思共吴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分别千里,心中的思念依然如明月般伴随左右,跨越吴越两地,传递着深切的情谊。而“问言古月与今月,水鸟风林尽能说”则以古月与今月为线索,引出对时间流转与情感恒久的思考,暗示了友情超越时空的特性。

整首诗通过对峨眉山月的描绘,以及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具足圆通性,一念本昭彻。

佛我与信心,是三无差别。

凡人未见圣,如渴以河说。

佛身忽现前,如水印秋月。

心精自开遮,见根匪优劣。

念中有大士,珠璎百宝结。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日揭。

是名为正观,倒想作奇绝。

稽首圆通尊,兹念无起灭。

非相亦非念,不盈复不阙。

唯然观自在,无眼耳鼻舌。

(0)

次张汉公言怀

人间滚滚竟何营,只为蝇头利与名。

千里瘴乡吾逐客,一箪穷巷子书生。

文章相误终须别,宠辱无关自不惊。

赢得白头闲处坐,一竿风月有谁争。

(0)

芳沚亭

澄流良湜湜,幽藻还漪漪。

不是采蘩手,芬芳长自持。

(0)

乘鸾峰

山形鸾羽族,仙子驭翱翔。

琪树烟霞冷,蓬壶日月长。

来仪当日瑞,览德应时祥。

何处得环佩,乘游入岳阳。

(0)

寺前书院中寄季平

已投幽僻避尘坌,更向檐头著小门。

满案韦编供白昼,一炉柏子对黄昏。

后生秀爽惭无补,旧学荒凉喜再温。

此外清愁是何许,杜诗韩笔少人伦。

(0)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四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

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

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

忽焉见妙理,眼乱皆成花。

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誇。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