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谁话。香阁无聊夜。花影阑干微月下。
碎叠徐熙残画。坠阶萤火初明。竹风凉到鹅笙。
换却仙韶旧谱,拍来字字都生。
剪灯谁话。香阁无聊夜。花影阑干微月下。
碎叠徐熙残画。坠阶萤火初明。竹风凉到鹅笙。
换却仙韶旧谱,拍来字字都生。
这首《清平乐·凉夜,和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郭则沄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夜晚画面。"剪灯谁话"一句,以剪烛夜谈的场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或知己在深夜的孤独交流。"香阁无聊夜"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花影阑干微月下"描绘了月光洒在栏杆上,花影斑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诗意。"碎叠徐熙残画"借用了古代画家徐熙的笔法,形容月光下的花影如同残缺的画卷,增添了艺术感。
"坠阶萤火初明"写萤火虫在台阶上闪烁,为黑夜增添了一丝微弱的光明,也象征着希望或思绪的微弱跳动。"竹风凉到鹅笙"通过竹林中的风声,暗示了夜晚的清凉,同时也暗指了音乐的旋律,"鹅笙"可能指的是类似笛子的乐器。
最后两句"换却仙韶旧谱,拍来字字都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更换了新的曲谱,弹奏起来仍觉生涩,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技艺的退步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凉夜的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情感世界。
谁从西域移佳蔬,遍植中原葵苋俱。
清霜严雪冻不死,寒气愈盛方芳敷。
贯金锐箭脱秋竹,剪罗巧带飘华裾。
中含金气抱劲利,穿涤炎热清烦纡。
老人食贫贪易得,大釜日煮和甘腴。
饭炊香白煮饼滑,一饱尽钵无赢馀。
空厨萧条烟火冷,可但食客歌无鱼。
男儿五鼎食固美,当念就镬还愁吁。
山根受重渊,石脚插九地。
千年无支祈,闭穴守禹誓。
扁舟七日闲,浪作老龙戏。
舟师慎艰险,长跪请佛事。
晚山水如屋,晓山水如地。
清平一潭风,浪阵卷旂旆。
煌煌金仙语,鬼物所尊畏。
无心服毒猛,慧眼出幽秽。
人间慢圣贤,谆戒遭侮易。
谁肯一卷书,脱此千里滞。
畏途戒十一,饮食玩死地。
防患迷轻重,达者笑不智。
古人慎寝食,爱生良有待。
从来天下图,不易无名指。
甘飧冒物禁,中夕得颠沛。
坐令妻孥忧,惫腹委如带。
赖知仙圣术,杳杳存一气。
船轻晓眠足,扣齿无馀滞。
艰难众所虞,君子谨容易。
永怀青精饭,聊欲屏俗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