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
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
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
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
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
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
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
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描绘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和景象。"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表达了难以遇到真正懂得自己心意之人的哀愁,以及对于远行者才华横溢的赞美。"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则通过急流和孤独的小船形象,传递了一种迫切与孤立无援的情境。
"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描绘了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的诗意画面,显示出一种秋末或春初的萧瑟氛围。这些自然元素常在古典诗词中用来映射人的情感,此处可能暗示着某种内心的动荡或不稳。
最后两句"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则表明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某个文人聚会地点(可能是指有名望的文学团体或场所)的赞美。这里的"文会"通常指的是文人雅集之地,而"阮家"则可能是当时知名的文学之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才华和文化艺术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变化中的内心世界。
木兰船,鹦鹉渡。秋浪拍天阻。
菡萏双双,凉夜弄昏雨。
何如菂乍含时,遭风竟折,也不到、酿心成苦。
最难处。樽前意外重逢,含怨逗眉语。
机上棼丝,欲解转无绪。
须知侬意非萍,天生轻薄,肯任逐、流波来去。
上鸥飞、佛昙小阁,阁外春水平迥。
日斜雨过凉烟阔,作弄鱼天光景。浮半顷。
比七里严滩,九曲苕溪静。夕风微紧。
看菰叶摇叉,柳花吹簖,山影乱人影。还自省。
年来飘泊萍梗。安能与子偕隐。
琼台黄阁高风浪,那识公侯衮衮。三尺艇。
爱些小酒垆,饭灶能安整。钟催天暝。
定醉倒船头,约鸥寻梦,星露一蓑冷。
驰铃入郡城,道路欢如雷。
狗马亦太平,斯民复何猜?
侏儒计安饱,所志本不恢。
至此一寸心,似能胞与该。
急揽大布衣,冒风登城台。
江风夹海云,中有清气来。
压浪高下山,晴翠为之开。
浩歌吾得今,惜无流霞杯。
转怜废垒多,碍目犹蒿莱。
应有战死魂,倍切思归哀。
仰睹羲轮红,一鉴澄八垓。
既埽自无翳,得振可忘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