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麦平芜陇,官榆卧古津。
眠鸥沙上晓,幽草水边春。
暖叶生浮绿,风漪起细鳞。
青新桑媪筥,茜净浣娘裙。
有客悲芳芷,无人采白蘋。
可怜千里目,愁杀未归人。
野麦平芜陇,官榆卧古津。
眠鸥沙上晓,幽草水边春。
暖叶生浮绿,风漪起细鳞。
青新桑媪筥,茜净浣娘裙。
有客悲芳芷,无人采白蘋。
可怜千里目,愁杀未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开篇“野麦平芜陇,官榆卧古津”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其中“野麦”和“官榆”都是常见于中国北方农田边缘的植物,它们在春天会有新的生长。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片平坦宽广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恬静之感。
接着,“眠鸥沙上晓,幽草水边春”两句,则将视角转移到早晨的河岸。鸥(一种水鸟)在沙滩上安然入睡,显示出一副宁静无忧的景象。而“幽草水边春”则暗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草木复苏,一切生命力都在悄悄萌动。
第三、四句“暖叶生浮绿,风漪起细鳞。青新桑媪筥,茜净浣娘裙”描述了植物的新生和水面的波纹。这两句诗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其中“暖叶生浮绿”描绘的是树木在春季萌发新芽,“风漪起细鳞”则是微风吹过水面,产生细小的波纹。后两句则专注于桑树和茜草,它们不仅形容了植物的特征,也点出了春天清新的气息。
最后,“有客悲芳芷,无人采白蘋。可怜千里目,愁杀未归人”四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段落中,“有客悲芳芷,无人采白蘋”表露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而“可怜千里目,愁杀未归人”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旅途愁绪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珍视,以及内心深处对于遥远家园的渴望之情。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
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
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
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
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
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