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安体·其二》
《建安体·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

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

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

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0)
鉴赏

此诗《建安体(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艰苦生活与战争的残酷景象。

首句“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以北风和繁霜起笔,营造出寒冷肃杀的氛围,暗示了环境的恶劣。接着“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两句,点明了地点为北方边疆,并表达了诗人对武威的感慨与惆怅,暗含了对边防战士的敬意与同情。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状,白骨累累,铠甲上布满伤痕,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接下来“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通过对比,将战场的荒凉与动物的无助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则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描述了边疆战士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伐木工具损坏,饮水困难,马蹄被冰冻,生活极其艰辛。最后“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总结了边疆生活的艰难,强调了战士们面临的严酷挑战。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表达了对战士们坚定意志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环境、战争场景、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与英勇精神,以及诗人对他们深沉的关怀与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三教赞

姓孔名聃,字曰瞿昙。禅道第二,文章第三。

同门同出入,不是我同参。

(0)

偈颂七十一首·其六十

四序暗推迁,钵盂口向天。

止馀三十日,便是一周年。

(0)

呈泽中明府

能延仓卒客,不以在亡辞。

错倒蔡邕屣,初无匡鼎诗。

病多殊怕酒,算少敢谈棋。

愿见纤纤玉,轻红擘荔枝。

(0)

答问游庐山日子

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

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

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

(0)

黄池客楼

得子相慰忍袂分,还栖黄池朱子门。

雪花著鬓久方湿,酒味裂肠空自温。

欲问笛起市楼破,不知井通河水浑。

冻尘难浣见谁说,蜗角蝇头争噬吞。

(0)

得少顺风又值小雨二首·其一

浪游几抆还家泪,贫抱遗书羞拥彗。

短篷独载冒江涛,平生触事成淹滞。

所为素守三不欺,人所不知心所知。

攲枕赋就归来兮,风伯前呵雨师随。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