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溪中,荆山峰。
结灵凝粹生群玉,飞英荡彩如长虹。
野人初向深崖得,蹋著云根风雨黑。
满把晶荧雪霜色,特达天姿几人识。
治玉之工初琢成,荧荧辉彩锵锵声。
方瑚圆琏荐宗庙,苍佩玄圭颁帝庭。
尧兵曾用丹浦战,汉斗已碎鸿门营。
我愿琢为北斗柄,指麾五星齐七政。
庶使阴阳造化机,四时六气随吾令。
蓝溪中,荆山峰。
结灵凝粹生群玉,飞英荡彩如长虹。
野人初向深崖得,蹋著云根风雨黑。
满把晶荧雪霜色,特达天姿几人识。
治玉之工初琢成,荧荧辉彩锵锵声。
方瑚圆琏荐宗庙,苍佩玄圭颁帝庭。
尧兵曾用丹浦战,汉斗已碎鸿门营。
我愿琢为北斗柄,指麾五星齐七政。
庶使阴阳造化机,四时六气随吾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琢玉图景,诗人以高度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对琢玉工艺的赞美与自我超越的愿望。蓝溪荆山峰间,灵凝粹的群玉生长,飞英飘逸如同长虹绚烂,显示了玉石的纯净无瑕和天然之美。
"野人初向深崖得,蹋著云根风雨黑。" 这两句写出了寻找珍贵玉石的艰难和神秘,仿佛只有那些勇敢攀登深山的人才能得到这种宝物。而他们在风雨交加中,与云雾同行,更增加了玉石的传奇色彩。
"满把晶荧雪霜色,特达天姿几人识。" 这里诗人用手中的晶莹玉石比喻,那种透明如雪霜般的颜色,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领略其中的天然之美和工艺之精。
接下来的几句 "治玉之工初琢成,荧荧辉彩锵锵声。方瑚圆琏荐宗庙,苍佩玄圭颁帝庭。" 描述了琢玉的过程,那种初始的琢磨与最终成型后的光彩夺目,每一个琢刻都如同音乐般悦耳动听。而这些精美的玉器不仅供奉在宗庙之中,更是赐予帝王使用,体现了其尊贵的地位。
诗的后半部分 "尧兵曾用丹浦战,汉斗已碎鸿门营。" 提到了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和珍贵玉器的传说,这些玉器不仅是工艺的代表,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而最后几句 "我愿琢为北斗柄,指麾五星齐七政。庶使阴阳造化机,四时六气随吾令。" 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将玉石琢磨成北斗之柄,能够引导和控制宇宙的运行,这不仅是对工艺的追求,更是一种超越凡人的宏大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琢玉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工艺之精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