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气十足的画面,以玉女为题材,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玉女云为衣"象征着仙女的纯洁与飘逸,"飘摇不须捣"暗示了无需人间劳作的宁静。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想象捣衣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从山岩间传出,神秘而幽深,让人联想到仙女独自在月光下洗衣的场景。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清泉洗涤衣物的洁净,以及素月映照下的洁白织物,如同缟素的月亮铺展在地。然而,"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又将读者拉回现实,感受到人间秋意渐浓,家家户户早早响起的捣衣声,与前文的仙境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捣衣石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苏辙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