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向丁男与小姑,各勤耕织了军需。
莫教塞北同文轨,却为江南减赋输。
说向丁男与小姑,各勤耕织了军需。
莫教塞北同文轨,却为江南减赋输。
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端嘉杂诗二十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军需物资的关注和对百姓减轻税赋的希望。
"说向丁男与小姑,各勤耕织了军需。" 这两句通过告诫亲人勤于农耕和纺织,以备军用,体现了作者对于国防和民生问题的关心。
"莫教塞北同文轨," 这句话表达的是希望不要让边疆地区的人民也跟随内地一样承受沉重的赋税,因为边疆地区本身就处于战略要冲,需要更多的关照和支持。
"却为江南减赋输。" 最后一句则是表达作者对于江南地区希望减轻赋税的愿望,以缓解民众的经济负担。这里的“输”字有贡献、纳税之意,同时也含有顺应、遵从的意味,强调了作者对政策的建议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家庭事务和国家大计相结合,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责任与个人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是民生的关怀,以及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政治理念和社会关切的传统风貌。
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
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
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
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
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
一祗贤良诏,遂谒承明宫。
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
罢官七门里,归老一丘中。
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
我行会稽郡,路出广陵东。
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
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