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高士咏》。从内容来看,诗中描述的是道家仙境和修炼成仙的情景。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高深莫测的仙界世界,其中“玄元”指的是宇宙的根本,“九仙主”则是仙界中的最高统治者。下文“道冠三气初”,“道”指的是道家修炼之道,“冠”意味着达到顶峰,而“三气”通常指天、地、人三者的本源,故此处“三气初”表达了宇宙生成的初始状态。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这两句则描写仙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应物方佐命”意味着仙者顺应万物之道来辅助生命的生成,“栖真亦归居”则表达了仙者的真性回归本源,找到了心灵的安居之所。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这两句诗人借以传递诗歌(贻篇)的智慧永存,以及通过驾驭自然之景象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太虚”。
最后两句"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中,“孔父”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或至高无上的存在,“叹犹龙”则是形容其神秘莫测,如同传说中难以捉摸的龙类生物。而“谁能知所如”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与疑问,认为这是常人难以理解和企及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界的壮丽景象和仙者的修炼成就,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和仙境生活的向往。
天壤有异境,描摹付良工。
佳山与秀水,幻置轩窗中。
村村陌陌皆胜处,花竹园林饶雅趣。
过鸟疑飞却不飞,行人欲去何曾去。
松坡竹坞叠更重,雪瀑倒泻青芙蓉。
冈峦岛洞尽在眼,樵牧耕钓俱可容。
九曲溪流漾清泚,荒渡斜阳见舟尾。
石上吟翁镇日留,栏前眺客经年倚。
我观风物似杭州,树木云霞分外幽。
岂必西湖有奇胜,展图高兴亦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