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满前山欲蔽天,林光岭色竞芊芊。
幽岩绿染苔中石,阴壑苍流草上泉。
欲望芳菲迷处所,长依黯淡作周旋。
临阶点点伤心滴,尽日愁人眼共穿。
云满前山欲蔽天,林光岭色竞芊芊。
幽岩绿染苔中石,阴壑苍流草上泉。
欲望芳菲迷处所,长依黯淡作周旋。
临阶点点伤心滴,尽日愁人眼共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时节,山间云雾缭绕、林木葱郁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静谧之美。
首句“云满前山欲蔽天”,以云雾的浓密衬托出山的高峻,仿佛云层要遮住整个天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接着,“林光岭色竞芊芊”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林木与山岭在阳光照耀下的翠绿与生机勃勃,展现出春天特有的生命力。
“幽岩绿染苔中石,阴壑苍流草上泉”两句,进一步深入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节。幽暗的岩石被青苔覆盖,呈现出一片翠绿;阴凉的山谷中,泉水潺潺流淌,草地上似乎也弥漫着清新的水汽。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以动态美和生命感。
“欲望芳菲迷处所,长依黯淡作周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他想要追寻那些芬芳的花朵,却迷失了方向,在这黯淡的环境中徘徊不已。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临阶点点伤心滴,尽日愁人眼共穿”两句,以雨滴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这些伤心的雨滴,一滴滴落在台阶上,仿佛是诗人眼中泪水的映射。整日里,这些愁绪如同雨滴一般,不断地滴落,让人心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它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
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
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
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
是日告秋朔,暑絺稍轻便。
瞩远喜野旷,讨幽忘道绵。
维南孤崒嵂,中有西方仙。
铁干万树古,金界千柱坚。
湿藓滑侧磴,密荔凉深泉。
道人瘦如腊,不见今三年。
翠琰壁奇刻,丹涂架穹椽。
脩竹洗人心,焉知红尘天。
谑剧酒若失,机捷诗易圆。
致爽潇洒阁,俯视乌龙颠。
过帆倏灭没,聚市常熬煎。
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与语若未对,风至忽粲然。
斗牛之所莅,吴越封疆连。
自泰伯勾践,以至衣锦钱。
成败亦屡矣,变化若浮烟。
嗟哉声利徒,群蚁争微膻。
吾侪方寸中,皎月澄寒渊。
少迷逐众嗜,晚悟羞前愆。
会当摆俗鞅,来此禅窗眠。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宋·方回】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是日告秋朔,暑絺稍轻便。瞩远喜野旷,讨幽忘道绵。维南孤崒嵂,中有西方仙。铁干万树古,金界千柱坚。湿藓滑侧磴,密荔凉深泉。道人瘦如腊,不见今三年。翠琰壁奇刻,丹涂架穹椽。脩竹洗人心,焉知红尘天。谑剧酒若失,机捷诗易圆。致爽潇洒阁,俯视乌龙颠。过帆倏灭没,聚市常熬煎。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与语若未对,风至忽粲然。斗牛之所莅,吴越封疆连。自泰伯勾践,以至衣锦钱。成败亦屡矣,变化若浮烟。嗟哉声利徒,群蚁争微膻。吾侪方寸中,皎月澄寒渊。少迷逐众嗜,晚悟羞前愆。会当摆俗鞅,来此禅窗眠。
https://shici.929r.com/shici/w4hG7shV.html
天地春藏冻核中,时来蜂蝶鬨东风。
万端变化根无极,一寸灵明裹太空。
妙处千江分朗月,飘然六合点飞鸿。
守玄知默交龙虎,肯泥丹炉子午红。
将军报国寸心丹,满眼儿孙尽好官。
一品已颁新印绶,九重犹许旧衣冠。
碑存岘首怀羊祜,箭著浮图恨贺兰。
公论百年应自定,且留忠节后人看。